返回第五章 谈爱的年龄(2 / 2)生活的真谛:纯真首页

张彬和老王来到了她家,两个年轻人又进行了深入的相互了解,但是,对于张彬来说毕竟谈恋爱还是第一次,有些话也不好多说。但他觉得李佳英这个女孩还是不错的,听她姐姐说,她每年都是劳模,每年都把奖状拿回家。对于那张纸,现代人也许不在乎,或者认为一年拼死拼活地为了这张纸是不值得的,可是,那个时代,这张纸是人们世界观的体现,是人们对一个人工作能力的肯定。

听着她姐姐的叙说,张彬看着这个不起眼的女孩,将来也许就是自己的妻子的人,感觉这个小女孩可爱了许多。

他们就这样隔几天见一次面,可是,张彬还没有向他的父母提及这事,他想到了时机成熟了以后,再和父母说。所以,父母也在为他的婚事操心,还托人给他介绍对象,直到父母逼他去见女友的时候,他才说自己已经有对象了。他的嘴就这么严,不轻易地表白自己的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都有了很多的了解,双方也都同意他们结婚。那个时代是一个封闭的时代,人们结婚都觉得不好意思。“我爱你。我也爱你”的这样的话,在那个时代出现的频率还不是很多。手牵着手在林荫树下漫步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出来的,所以,他们就在春节期间旅行结婚了。

李佳英带着张彬回了她的老家山东。那时的火车走得也很慢,从他家到她家需要10几个小时。慢慢地长路让他们的心靠得更紧,他们在车上谈论着未来、谈论着工作,也谈论着各自的家庭。车上很冷,坐久了脚都冻得麻木了。张彬就把李佳英的脚搬过来,放在他的胸膛上给她焐热。当然,也是在车厢里人少的时候才能这样做。

再长的路也会有终点,到了她家,张彬感觉一切都特别的亲切,浓浓的村庄,乡土气息都让刚刚离开农村不久的张彬觉得有又身临其境了,的确,他现在就在农村的土地上。山东人好客,喜欢喝茶,只是山东话让张彬听懂的不是太多。她的父母以及哥嫂也听不太懂他的东北人说的话,只好靠李佳英在中间当“翻译”,才能使双方知道对方的意思。

在李佳英家里呆了一个月,在回来的时候,张彬泪流满面,他舍不得李家对他的爱护和关照,这一个月的时间,张彬看到了老岳母的那种顽强的精神,七十来岁的人在家里还能够和面做馒头,是那么样的轻松。张彬多次想做,老岳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会。”其实,张彬对于和面、做馒头、包饺子也都很内行,他也是喜欢自己做菜饭的人,只是觉得做馒头有些费事,要和面、发面、对碱,而且和面的活也是很累的。自从看到老岳母差不多每天都和面做面食,他以后就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喜欢上了做面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旅行结婚曾经是一个很时尚的事情,在那个年代结婚就是两家人的事,双方亲属在一起吃顿饭就完事了,不像现在到处撒帖子、宣扬,平时不说话的也邀请,主要是为了收取钱,现在这个时代离开了钱就什么也不是了。

他们是绕道经过BJ回来的,张彬很兴奋,那是他第一次到BJ,BJ是什么地方啊?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也是他从小盼望的地方,现在他终于踏上了BJ的土地,留下了他一长串的脚印。

张彬从来就没有出过远门,所以,他就跟着李佳英走。他们和很多人一样,来BJ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天安门看看。他们就乘车到了天安门附近的一个站下车了,在张彬的记忆力,只有书本上印着的天安门的形象,他就四处看着。结果到了天安门跟前,他向一个一个老大爷打听:“大爷,天安门在哪儿啊?”

老大爷用手一指说:“这就是天安门!”

张彬回头一看:“啊,这就是天安门!”“对,这就是。”

这和张彬脑袋里的天安门完全不一样,原来,他们正赶上了天安门的维修,城楼上有好几个梯子,还有绳子等,所以,张彬看到的天安门与他的脑袋里的天安门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