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已经分析过,花果山水帘洞府,以前是有仙人修炼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仙人为什么不一直修炼下去呢?为什么就走了呢?
石猴跟着大家一块找到水帘洞开始,原著开始刻意描写细节。
当时是“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瀑布却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而当时介绍花果山的时候说,“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名花果山。”所以,尽管天气炎热,水帘洞这里却能吹到冷的海风。同时,这个水却是淡水,可以馀流润翠微。前面也说“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也证明了个水是江河湖的淡水。
水帘洞进去以后,先是一个铁板桥,然后“桥下之水,冲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注意看,这个的构造非常不一般,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出,可以把水冲上去,冲到山的表面,再形成水帘流下来。多余的水可以预留润翠微,而桥底下是“百川汇处”,一直有流水补充进来。那么多出来的水呢?后面说了,铁板桥下的水通向东海
这就形成了“开放闭环”,水流生生不息又保持新鲜。这是现在现在做鱼缸生态,鱼塘生态最佳的状态。但一般鱼缸和鱼塘都是用电水泵加过滤来实现水循环,依然很难做到平衡,需要手动形成“开放闭环”的状态,比如定期或不定期手动清理鱼粑粑,更换过滤设备,调节酸碱度等,增加新水,等等。
在经济生态、商业状态中,稳定“开放闭环”,可以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收缩,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扩大开放,也是很多企业追求的理想状态。
重要的是,石猴出去给其他猴讲的时候说,“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蔽门户的”。他居然把这个水的运转整个看懂了。这是重要的线索,先点出来,后面有用。
走过铁板桥,里面是这样的:
“翠绿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中译中:色彩和光影都很美(纯文学,没啥大线索的美好就各自体会吧,以后这种我尽量简化),就注意一点,洞里不是黑的,是有光可以透进来的。而且不多不少正好很美。这就非常难得了。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窗户虚开着,屋里没人,凳子板都磨光了,板子上居然还长了小花花。唉?啥意思?
“乳窟龙珠倚挂,索回满地奇葩”。乳白色的洞窟,难道是玉石为砖?龙珠是极为难得的东西,观音后来收白龙马,是“退鳞去角,摘了颈下珠”也只有一颗龙珠。而这一句“龙珠倚挂”,不确定是挂了一颗,还是一串,还是好多串,总之是很厉害。当然,那也可能单纯是钟乳石形成的,一串一串,向龙珠串一样的景象,那也非常漂亮。“奇葩”是好词,有互联网以前,一直都是好词,就是长满奇花异草。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zun一声lei二声)靠案见肴渣”灶上面有锅没收,灶台立面的墙上还有火星子。酒器还在古代吃饭的矮桌子上没收,上面还有饭菜渣子。敲黑板,画重点!是饭菜渣子,不是饭菜掉落多日形成的一坨一坨的霉菌。这里很重要,石猴进来看的时候,有人刚刚还在这里。甚至可能根本没离开,一直隐身在旁边看着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不是从一开始这个人就一直在洞里观察着石猴呢,有没有暗中给予过他一定的保护与帮助呢?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中译中:一屋子家当都很好,还都是石头的。这句话暗藏的也是洞主厉害。首先,以前没有玉石雕刻机,用石头做东西是非常难的,何况还是全屋定制。其次,石头都是至阴至寒,用这么一套家当需要有至阳的神功。不知道《神雕侠侣》里林朝英的寒玉床,是否灵感来源于此。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纯纯中式美学,很有家的感觉。洞里温度湿度也是适宜的,对植物很友好。但仔细想想,就感觉植物都被培育的很神奇了。竹子是热带,亚热带温带植物,喜热喜雨。梅花是冬天下雪时候开的,松树是怕热不怕冷的旱地乔木。这些怎么能长一个洞里呢?一定是老神仙改良了品种,总之,美就对了,厉害就对了。
3,然后“正当中有一石碣(jie二声碑)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juan一声,雕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注意,楷书是汉末,三国时期逐渐发展而来的。而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时是“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后神猴”(166页),已经比楷书发展成型的时间早了。那发现水帘洞的时间点,就更更早了。
这为什么?
之前有网友说,吴老爷子时空错乱,时间地点人物,啥啥都算不清楚。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