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神山居住的神民啊。”
陈午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和身边的几位老祖说话。
雨神山将信徒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神民,一种是普通信徒。
神民是需要经过摩迦族认可,其家族、姓名,生辰八字等等,都有专门的信息记录在案。
同时,神民是在雨神山有居住权的人。
这些神民,在额头眉心之上,彩绘有五彩斑斓的雨滴图案。
这种图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荣耀。
他们被誉为亲近神的人,是神的子民。
活着是为神传播信仰,布施神的恩泽。
死,则是功行圆满,回归神国。
因此,对他们来说,生是一种职责,为神作贡献。
死才是幸福的一件事,回归神国,永享安乐。
另外一种是普通信徒,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记。
但来到神山,进入神山朝拜的,都会在额头眉心之间被绘上,一个绿色雨滴的图案。
比如陈午等人,是冒充来朝圣的外来人。
在进入雨神山的时候,就被人在额头上,画上这种绿色的图案。
这种图案,代表着外来者印记。
所有外来之人,未获得摩迦族人许可,没有取得居住神山权利的。
只能在神山逗留十天,十天之后必须要离开,三个月内不得再来神山。
这种绿色的颜料,十天之后就会褪色,变成枯黄的颜色。
像一枚失去生命的枯黄树叶一样。
这种枯黄的颜色,还会存在三天。
这时,就必须离开神山。
再逗留,将被视作不敬雨神,后果很严重。
且三个月内,额头是无法再涂抹那种绿色颜料的。
当陈午将这些信息,从别人嘴里套出来的时候。
也不得不感叹,果然是经验老道的‘神棍’。
这种办法,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充满自豪感,荣耀感以及心理优越感。
也可以充分的调动,神山以外的人对这里的向往。
来一趟,要间隔三个月。
一年时间,最多在这里待一个月。
这就更能激发信徒的信仰。
人心就是这样,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珍惜。
随手获取的,都会随手丢弃。
都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心理。
“这是……饥饿营销啊!”
“倒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到时候可以吸取一下经验。”
陈午摸着下巴,前前后后想着雨神山这种模式。
摩迦族坐拥雨神山,而雨神山这种神奇的自然环境,很完美的将他们神化了。
他们再利用这里稀缺性进行包装,吸引信徒简直不要太好使。
要在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开拓神道,舒适的环境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走。”
狗老祖看了一眼之后,对着陈午几人使了一个眼色。
然后若无其事的,尾随着那一帮祈祷的人。
事实上有很多的人,跟随在绿色老者身后。
跟随的人,绝大多数人是和陈午他们一样,是额头绘着绿色水滴的外来者。
这些人有的默默行走,有的则是跟着祈祷。
大概行走了小半个时辰左右,绿衣老者带着众人,走到了一处湖边。
湖边有一条宽度两米左右的小道,一直延伸到湖的深处。
小道上铺满了碎金,玛瑙,彩玉,珊瑚,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