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穿着白大褂的医士们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个个神情严肃、专注。
这些医士是林风高价从民间招来的,虽出身草根,却各个技艺精湛,他给的价格可比他们自己给人看病高的多。
林风曾对他们说过:“医术无贵贱,只要有本事,就能在大明医院立足。”
张御医站在周廖旁边,看着逐渐增加的百姓队伍,心中有些不耐烦:“院使,咱们该开始了吧?”
他微微低声,话语里带着几分不情愿,毕竟平时他只为宫里的贵人看病,哪有机会面对这么多寻常百姓。
后面那些排队的百姓眼睛亮晶晶,充满期待,仿佛只要两位御医一开口,他们的病痛立马能解。
百姓们何曾有过这样待遇,宫里御医亲自看诊,这可是和皇帝同样的福分啊!
一个排队的小孩子拽着父亲的衣袖,瞪大了眼睛。
“爹,咱们真能让宫里的御医看病吗?”
他的父亲摸了摸他的头道:“今天托了林博士的福咱们也能让御医给看看病症了,你的病肯定能看好。”
宫里的御医说的诊断还能有差不成。
周廖一脸沉重,心里虽然也有些不甘,但他心里明白,这是朱元璋亲自交代的事情,不能懈怠。
他看着眼前这望不到头的长长队伍,百姓们排得整整齐齐,个个神情期待。
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背微驼的老人,捧着一包草药,眼神里透着紧张和渴望,这样的阵势让周廖一时感到压力不小。
他心里暗自叹气,若是不早点开始,天黑之前怕是回不了宫了。
身为太医院的院使,平时都是给宫里的贵人以及朱元璋诊病的,如今却要亲自来大明医院为民指点医士,心中多少有些无奈。
就在他刚一踏入诊区,医士们立刻如临大敌,纷纷猛然站起,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周廖一看便知,这些医士虽然有些功底,但从未见过太医院的官员,更别说院使亲自到场了。
他们站得笔直,手脚似乎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摆,只知道恭敬地看着周廖。
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医士脸色有些泛红,显然是紧张得不知所措。
他偷偷看了眼周廖,又低头瞄着自己手中的脉枕,显然心里犯嘀咕:这可是太医院的院使,自己这点本事万一露怯,岂不是丢人丢到太医院去了……
但是能得到太医院院使的指点,那也是莫大的荣幸。
周廖见状,不禁眉头微皱,他虽不悦,但毕竟是来指点的,不能太过苛责,便压下心中的不快,语气略微和缓地说道:“无需紧张,按你们平时的流程来就好,老夫不过是旁边看看。”
医士们听到周廖这话,多少放松了一些,纷纷恭敬回应:“是,院使大人!”
周廖看着这些医士略显紧张的动作,心里一边无奈,一边又有些得意,毕竟太医院院使的身份还是颇有分量的。
“院使大人请坐!”
医士恭敬的将他请到了座位上,诊断的时候都期盼他能指点一二。
只有两个御医,诊室却分了很多个,他二人只能轮流给医士指点,待在一个诊室的时间不会太长。
张御医打起精神,他平时是轻易不露手的,但今天以御医身份坐在这里,更不能砸了自己的头衔。
“开始吧。”
听到周廖的命令,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激动起来,有人干脆站起来往前凑,生怕错过了良机。
林风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不禁轻笑:“你们都放松一点,不用太拘谨,有不懂的地方尽管请教两位御医。”
他也是花了大价钱请他们过来坐镇的,这个钱不能白花了,等他们学会了,就不用花钱请御医来了。
看他们一个个紧张的身体僵硬,他花这钱不就请了两个花瓶来了。
他对医士们挥挥手,示意他们放松一点,然而他的话反而让张御医眉头微皱:“林博士,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医者治病救人,哪能放轻松。”
林风点点头:“张御医说得是,但是在大明医院里面就不搞那些繁文缛节,只为治病,你们见到御医也无需紧张。”
说完,林风还不忘拍了拍一名医士的肩膀,给他们鼓劲。
朱元璋换了一身便衣,带着一个毛骧悄悄走到了大明医院的门口。
他本是打算低调些,亲自看看这家新办的医院到底如何。
门口负责引路的伙计瞧见他气度不凡,身后还跟着侍卫模样的人,心里顿时有了几分警觉,连忙迎上去。
“这位爷是来瞧病的吗?”
伙计笑容有些勉强,显然觉得这二位不太像是来看病的。
毛骧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怎么,不瞧病还不能进去了?”
语气里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吓得那伙计手心直冒汗。
“两位爷,今日医院确实人满为患,全是来瞧病的百姓,您要是参观,不如改日再来。”
伙计赔着笑脸,心里却是直打鼓,他们看起来不像善茬。
林风高价找来的引路人自然是挑机灵的来,要是把找麻烦的引进来就糟了。
朱元璋听了,眼神中闪过不可置信,嘴角微微一翘:“哦?当真有这么多人?”
他平日里对自己推行的惠民药局颇为得意,按理说那已经解决了不少百姓用药问题,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多人来大明医院,他怀疑这伙计只是夸大其词罢了。
伙计一看他不信,忙不迭地点头道:“爷若是不信,可以亲自看看,门口外面排的全是瞧病的百姓,乌压压的排了好长一条队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倒不信邪,迈开步子走到了门诊部的门口,刚一探头过去,顿时愣住了。
只见大明医院门前的空地上人头攒动,几乎是黑压压一片,队伍从门诊部的入口一直延伸到了街道,老百姓们都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没有丝毫的混乱。
老人、妇人、小孩儿甚至有些农夫模样的人,都静静地站在那儿,有人拿着草药包,有人扶着拐杖,有人脸色苍白,显然带病而来。
朱元璋一时间目瞪口呆,他看着这景象,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些年他一直提倡惠民,设了不少惠民药局,以为已经解决了百姓的看病难问题,没成想竟还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求医。
他不禁感慨,林风倒是做出了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