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老四的去处(2 / 2)大明:被老朱讹上了首页

“北平的百姓有老四这样的藩王是他们之福!”

“一年不见四弟变化着实很大。”

朱标这话亦是对朱棣的认可。

“儿臣不在时,四弟可监国。”

他路过时听到了林风跟朱棣的谈话,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老父亲的前面。

朱元璋众多的儿子当中,除了他这个天选的嫡长子,最有才能就是朱棣了。

“休要胡言,你是太子,咱的嫡子,就算你不在了......还有英儿,轮不到他老四!”

朱元璋怒声呵斥道。

他已经安排好了朱棣的去处,无需他这个太子操心。

“四弟自小跟在您身边,身经百战,在军事方面比孤这个太子要懂的多,如今四弟也有了爱民的心......”

朱标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打断了。

“够了,东西留下,你回你的东宫去,这个东宫只有你能住得,英儿能住得,别人咱一概不认!”

“老四自有他的去处,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他背过身去,朱标只能默默回了东宫。

见他两手空空的回来,朱雄英难免有些失落。

他在林风小菜园种下的番薯得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吃上,今天拿了这样一大袋来竟然一个都没拿回来。

“英儿,你怎么还未去休息。”

“儿臣......”

朱雄英低着头不知该如何解释。

“孤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等百姓们都能种植了,有的是给你吃的。”

“英儿,你觉得你四叔如何?”

此刻四下无人,朱标拉着他闲聊了起来。

“四叔英勇无双,待儿臣又极好,是儿臣的好四叔!”

提起朱棣,他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以前朱棣在应天府的时候就会偷偷带些小玩意送他,深得他的喜欢。

“若这江山以后成了四叔的,你又会如何?”

朱标的神情很是严肃,他立即收回了笑脸。

小脸认真道:“四叔有治国之才,若江山成了四叔的,那儿臣就尽心管好一方的百姓。”

“你就不想要这个皇位?”

朱标很是好奇,他从生下来那刻起就是被当成未来继承人的,怎么会让人抢走属于自己的皇位。

“四叔如今身为藩王一样能守护北平的百姓,大明的边关,帝王也是要守百姓安危,顾天下社稷。”

“你这小脑袋比孤想的还通透。”

“嘿嘿,都是父王教的好!”

第二天一早,朱棣就不请自来了。

“见过燕王殿下。”

“林博士不必多礼,本王想了一夜,还有很重要的问题要问你。”

朱棣很是期待的看向林风。

“燕王殿下请说。”

“北平的土地资源丰厚,本王该如何善用?”

他昨夜回去一想,林风对种植农作物这方面北平无人能及,边关那么多将士要吃饭,若是能提高亩产,便能人人吃饱饭!

朱棣直接命林府的人拿来笔墨纸砚蓄势待发。

无奈,林风只能一一说来:“首先,土壤的肥沃程度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咱需了解本地土壤的特点,是否适合种植特定作物。”

“那我们如何判断土壤的肥力呢?”

“可用手捏一捏,若能成团且湿润,则为肥沃土壤;若是散落则可能较为贫瘠。”

他让下人从外面不同的地里拿来了样品,亲自在朱棣面前展示。

林风继续说道:“再比如牛粪、鸡粪最佳施用时期是秋冬季节,此时土壤吸收能力强,能为来年的作物提供良好的营养。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便是轮作与间作,这样能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避免病虫害。”

朱棣插话道:“那轮作与间作到底如何实施?”

林风顿了顿解释道:“轮作即是不同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依次种植,比如这一年种小麦,明年就可以种豆类,豆类能为土壤提供氮肥,轮换使用,能让土地永葆生机。而间作则是两种作物同时种植,比如在玉米之间种植一些豆子,豆子不仅能固氮,还能防止杂草生长......”

虽然朱棣未曾了解过农户种植,但林风这样说的他大概明白了。

“如此说来,土壤的利用率就提高了,收成自然也能增加。”

“燕王殿下说的没错。”

要以后都是这样的聪慧的学生,他讲起课来都轻松了许多。

朱棣将记好的纸小心翼翼的折好放了起来。

“本王马上就差人送回北平,让北平的百姓们都学学,若百姓们安居乐业,本王就放心了。”

安民之策在于富民的道理朱棣自然晓得,百姓富裕,北平自然繁荣,他也就能放心交给他的儿子管理,他带着神机营出去看看诸多海外的国家。

想到这里,他就莫名兴奋了起来。

他跟着朱元璋行军,走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边关,但是更远的地方呢!

海的另一边又是怎样的国家!

林风一下就读懂了他话里的意思,难怪能让三宝太监下西洋,若他不是皇帝,更想亲自去领略一番。

“可惜你来晚了些,若本王就藩之前能碰到你,绑也要将你绑回北平。”

朱棣心中觉得甚是可惜,这样的大能之人不能为他所用,如今他贵为皇长孙的先生更是不可能会放他离开了。

林风连忙起身拱手道:“多谢燕王殿下抬爱,在下只能教教书,赚点小钱,就心满意足了。”

他不适合行军打战,常年奔波,想想都觉得这穿越白穿越了,况且朱棣身边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已经足够用了,根本无需他再去辅佐。

一山不容二虎,带兵打战他又不行,文臣已经有姚广孝了,他再过去就多余了。

朱棣哪听不出来他这是拒绝他了,倒也没恼,跟着他哪有在应天府这样舒服,指不定哪天朱元璋就给他升官了。

“本王先行一步,改天再来拜访。”

“燕王殿下慢走!”

他将半袋番薯和今日所记的一同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