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课堂激辩(2 / 2)大唐刃首页

“那社稷,也就是国家,是属于民还是属于君的呢?”一直没说话的纪远问到。

“这个…按照孟子的上述理论,国家自然应属于民的,君是国家的管理者”,这时夫子的回答明显听着是有些犹豫。

“可是怎么体现的呢?从大的来说,全部由君主通过朝廷订立制度来进行管理和分配,在土地上耕耘要向国家缴纳税赋。往小的来说,现在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少数的地主手中,地主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劳动,却能够获得劳动收益,甚至只要心够狠,甚至可以获得大部分收益。而朝廷对此也并不反对,甚至从政策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朝廷对此还是鼓励的。所以我就有两个疑问”

“一方面,若君主只是民众所委托的国家管理者,作为国家所有者的民众,现在劳获上缴和政策下达都有明确的渠道,那应该怎样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向上反馈。”

“另一方面,君主代表的是每一位民众还是代表的是少数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如果是代表的所有人,那为什么看着现在大唐大量的土地被兼并,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流氓而无动于衷。如果仅仅是代表的是地主,那些因为地主门巧取豪夺而被迫失去土地的民众又是什么呢?”纪远越说越激动,甚至都忘了自己家本身就是个大地主。而且他也没有注意到,夫子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

纪远继续说到,“长此以往,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和贵族兼并之后,一些失地的农民成为了佃户,如果地主贪得无厌,一味的提高地租,这些失地的农民终将成为流民。而流民的大量产生一方面会造成社会治安不稳定。”

“另一方面,因为本朝实行府兵制,而府兵制的征发对象是均田的农民,若农民脱离原籍成为流民,也会让朝廷面临无府兵可征的窘境。若长此以往,则后患无穷。而且恕我直言,朝廷以前的均田制也实行的并不完全,只是将一些无主的荒地均田了,量太少了,很多农民还是没能得到足够的土地。”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呢?”这时有人问纪远。

“具体怎么做那可太宏大了,我也不知道,只是我觉得……”

“够了”,纪远还没说完,就被夫子一声喝止打断了,“你们现在只需要理解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就行了,其他的不需要你们深究。”

“可是不深究又何谈深刻的理解呢,您之前不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么”,纪远反驳到。

“现阶段你们只需要把这种东西记在心上就好,而这些东西怎么落地是以后的事情,在其位谋其政,当你们实际身处那个位置的时候,所能看到的也不一样,那时候对这些话的理解又会不一样。”夫子平静的解释到。

而纪远听到这话却有些钻牛角尖,“可是身处那个位置的时候,受到周围环境的掣肘,反而却无法更为客观的面对这些问题吧。我们读圣贤书,不应该就是知德明理么,若只是把他用来当做官的工具,那也未免太功利了吧。”

“放肆,你就这么跟老师说话?你不愿意听就给我出去”,夫子气的都有些发抖。

“出去就出去,要是只是背书,我在哪儿不能背”,说着,纪远就起身向门外走去。

“朽木,朽木不可雕也”,纪远仍旧向外走着,只听夫子在背后远远的冲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