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没有问题也要创造问题(四)(2 / 2)澎湖湾的澳龙首页

赵四少爷急忙问:“我和丁主任都是外行,你直接说怎么办吧?”

周专家说:“哦,我看你们这里想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果树都更新了也不现实,我的建议是,分三年,逐步更新,别的不说,你们那柑橘品种绝对是最落后的,放在我老家那里,已经无人问津了,这样啊,我说先分两年把柑橘都换成芦柑,树龄长的就直接取缔,树龄短的,三年以下的,就嫁接枝条,能尽快挂果;第三年更新苹果树的品种。”

赵四少爷最担心的是,他本来是肩负重担,来振兴树华的,这样一扯,在几位老爷的眼里农场不仅不能有任何起色,又得继续往里投钱了啊,本来还是好好的,还指望着“首季开门红”的,这怎么更难了呢?他朝着丁主任望了望。

丁务源也迷茫了,以前的日子跌跌爬爬地还算个热闹红火,这样一“承包”,却让农场难以为续了啊。他又问专家:“这样子要花多少钱?”

周道广说:“苗木都不算怎么太贵,只是人工花费要多一些,而且这几年都没有什么收成。”

赵四少爷想到先前维修那鱼塘的坝子和稻地的送水渠倒是还算顺利,没有人和农场斤斤计较,只是这些种果树的山坡上问题更多了,农场以前在老丁手里也没这么麻烦啊,是不是他早知道山坡的承包会有问题也不提醒我,现在这样的局面,让我骑虎难下啊。你个丁务源,明知会有问题,现在坐山观虎斗了,我还是嫩了啊。

丁务源完全没有他想的那样阴险,他心里着急,表面上还是沉稳,可他越是看起来这样沉稳,四少爷却更以为中了他的圈套,而且自己还没有一点办法破解。

丁主任看着赵传仑说:“我看其实问题也没那么严重,是不是我们可以把更新果树的投入算做收入,把后几年丰收后产出的果实也提前分摊到这三年里,也算作收入,这样和你家老爷禀报起来,我看解释的还能算合理。”

四少爷的脑子一时没转过弯,停了一瞬,就想也是这么回事,只是他大展身手,快速实现他预想的目标得要到几年之后了,可是没有办法啊,此时就这么一句解围的话,他再看老丁,似乎又没那么阴险了。他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道理,可是他现在想起了还有后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丁主任的办法还得算是个办法。

他说:“要不这样吧,主任,就请周专家和李会计一起弄一个五年的远景规划,我觉得这样就能体现出农场的发展目标了,到时候给许老板他们看看,再投入几年,一定会有钱赚的。”

丁务源也微微点头:“对的,我们弄个五年的愿景,农场的总体发展一定会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凭着你我在这里兢兢业业,一定会对股东们有个好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