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虽然对于学习没有一点点兴趣,听见学习两个字都犯困。但是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将领,张定说话的时候,他还是会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听。
到了张定如今这个身份,说话往往都不会乱说,而是有的放矢。其中,李大就听见张定说过,如何快速的扩大自己的军队规模,裹挟着活不下去的人去抢食。
这不,李大感觉今天就十分好运,幸好自己认真听了,不然这会儿就得抓瞎。这不,理论实践的机会就来了。
第一步,李大严令士兵不得骚扰百姓,建立好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都不好大多数时候就没有了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很忙的,谁有空慢慢了解你啊,很多人都只希望快进快出。
第二步,开仓放粮,救济那些贫苦的民众,反正粮食不是自己的,也带不走,那为什么不借花献佛呢?这样,在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上又搭起了第二个好印象。
老百姓们之前是没有办法,只能任人宰割,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蠢啊。相反,这些人很多都有些小聪明。自己胳膊不粗,那就去抱大腿呗。
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支持李大他们,不少适龄男子甚至主动加入队伍。
李大的军队本来就不是满员的,张定之前就是考虑到了这种问题,因此李大的做法没有任何手续问题,这些人为李大的北路军补充了新鲜血液,队伍迅速壮大,虽然打仗不行,干干后勤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第二路。三人行,李二,钱进,王雄。
崇祯十三年初,贺江口冰棱初解。
明军广东参将站在望楼里,看着对岸连绵十里的火把倒映在江面。那些火光不像寻常军营般整齐排列,而是如疥疮般错落分布——李二他们又在焚烧村庄取炭。
没办法,太冷了,自己人都要给冻麻了,哪里还有精力管老百姓怎么样啊!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是真的负责。
当然,主要是有王雄的存在,这种事情王雄没少做,做起来十分顺手,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报!贼军分三股沿封溪、大宁水、东安江袭来!"夜不收的甲胄上结着冰碴。广东参将握紧腰间祖传的龙泉剑,剑柄鲨鱼皮早被磨得发亮。
这把剑在万历朝鲜之役砍断过倭寇的胴丸,此刻却止不住地颤抖。没办法,剑还是那把剑,人却早已不是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