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4章 票房冠军(2 / 2)她靠祸水系统制霸娱乐圈首页

3000这个数字对于一些高投资的商业大片来说压根不够看,但对一部商业型文艺片而言,已经是各方努力争取后的最好结果。

假如没有西格妮和李朔的名气撑起亮眼的单馆票房成绩,也许他们最多也只能争取到2000家影院。

“首日票房预估1000万……”安妮塔.布朗匆匆浏览了一下各大机构根据点映票房做出的首日票房预估,脸色愈发难看,“《好莱坞报道》居然乐观到认为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有可能高达1300万?”

只是一部拍摄预算卡在五千万至八千万区间的文艺片而已,宣发规模也并不强势,《好莱坞报道》的预测怎么会如此大胆?

“冷静点,安妮塔。”罗伯特.鲍勃及时挺身而出,安抚道:“这部电影的单馆票房很亮眼,李和西格妮都有着忠实的粉丝群体,再加上那群影评人带起的流行风潮,结果可想而知。”

话虽如此,他的脸色却也没比安妮塔好到哪去。

《自由之路》全片时长两个多小时,比绝大多数商业电影都更长,票价也更高,在票房上是先天受限的。

然而即便如此,《自由之路》现在的票房走势却依旧极为高昂,IMDB的评分更是高达9.0——虽然随着观众大量涌入,这个分数肯定会继续下降,但至少能保证维持在8.0以上……

更可怕的是,如果票房走势持续现在的涨幅,那么《自由之路》很有可能会超过已经公映第三周的《伊利亚特》拿下本周末北美票房冠军!

一部文艺片的票房成绩居然强劲到能跟商业大作相比,实在是不可思议。

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罗伯特.鲍勃径直坐上沙发,神色沉沉地在脑海里复盘这一整件事。

李是非常知名的文艺片导演,但他执导的电影总票房都不高,哪怕拿了奥奖,也没能反哺票房。

归根结底,事情的转机还得归功于宝琳.凯尔那篇情感充沛的影评。

宝琳.凯尔在影评人群体中地位非凡,她那篇文章一经发布,这部电影在互联网的热度就跟坐火箭似地噌噌往上升,那些电影博主、女性博主也纷纷加入讨论——光是探讨《自由之路》算不算标准女权主义电影的话题就已经在网络上热议了好几天。

罗伯特.鲍勃是安妮塔的经理人,但同样也是一名商人,他看待这件事的思路和安妮塔迥然不同。

他能在CAA坐上今天的位置,靠的不是明星客户,而是自己的商业头脑。

《自由之路》取得的成绩的确令人眼红,但他在意的不是这部电影有多成功,而是这份成功要怎么样才能再次复刻。

他可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什么可笑的奇迹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