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宁氏叛乱一(2 / 2)后宫红颜录首页

“回相爷,是靖安侯,宁侯爷,带领约莫十万有余的叛军,声称是清君侧,说二位相爷联手囚禁陛下,谋杀四皇子与太子子殿下,意图颠覆朝堂……”

众人又被这消息惊了个彻底,打量二人的目光发生了些许变化。

却没有注意到,那个侍卫话语里的隐晦之意,既然是清君侧,为何声称宁侯一行人是乱军?而且不过是个小小侍卫,为何连来了多少人马都知道的这么清楚?

不过众人心思如今都不在这,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二人。

“孔相,这侍卫所言可是当真……”

“连太子殿下也遇险了吗……”

“怪不得昨日宫中传出四皇子夭折的消息……”

“孔相,姚相,您二位可要给个说法啊……”

……

一行人叽叽喳喳的和唱大戏一般,围绕两人不停的询问。

“诸位大人,本相若是和姚相当真有这个本事,还有心思留着诸位大人的命,与你们在这虚与委蛇,在这听你们的质问?还不如早早的一杯鸠酒送众位大人上路,也好落个清静。”

孔令宣一贯的温润如玉的形象,此刻颠覆个彻底,说起送人上路的话,丝毫没有迟疑,配上那副端方君子的模样,却无端的让人心生寒意。

众人一时有些讪讪的……

“诸位大人,本相和孔相如今这般作为也是奉了贵妃之名,贵妃手持凤印,位比皇后,如今陛下病着,贵妃的意思本相也不敢违逆。

既然众位大人心有疑窦,不若去贵妃面前问个清楚,看看这真正该清君侧的到底是何人?莫要被有心人煽动,错了主意,日后可是追悔莫及啊。”

姚子忍倒是细心的开始解答,顺便把风向引到宣室殿去,末了还意有所指的看着一些私下与宁侯有所勾结的大臣 。

“不错,自陛下病后,便是贵妃一直陪侍在旁,诸位心有疑虑,不若一起去宣室殿。

何况如今乱军胡乱冲杀,尔等作为陛下一手提拔上来的国之重臣,不想着如何保护陛下龙体安康,反而揪着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针对本相与姚相,也不知是安的什么心思?

本宫虽是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可即便叛军的刀剑砍在本相身上,本相也绝不眨眼,尔等若是不相信本相与姚相,便都安生坐在这里,看看这叛军是否是我等引进宫来的?”

孔令宣说完,拂袖而去,一脚踏入雨中,大步离去。

“本相与孔相是一样的想法,即便本相已至知天命之年,可正如孔相所言,自小便学的是忠君爱国之道,不过区区叛军,本相何惧之有?如今本相要去宣室殿护驾,诸位自便。”

姚子忍亦是奚落了众人一番,紧接着便转身离去。

众人面色羞愧,不敢再高声言语,不过是下意识的本能罢了,听说乱军攻城,下意识担心自己的小命罢了。

谁又学的不是忠君爱国之道?可下意识的反应谁又控制的住呢?

众位大人此刻一个个面红耳赤,掩面离去……

宣室殿

十万余人的喊打喊杀声,即便不刻意去听,也能朦胧的传到郑惜年的耳里,而且这声音还越发近了。

“喜总管,发生了何事?本宫怎么听着声音不对?”郑惜年适时开口询问。

“奴才也听不真切,不过贵妃主子放心,今夜是顾统领值守宣室殿,顾统领一向稳重,有他在,不会有事。”随喜回道。

郑惜年垂下眼睑,顾统领吗?是德妃的娘家人啊……

“原来是顾统领当值啊,本宫虽然与顾统领没见过几面,可也曾听闻顾统领好身手,又勇武不凡,若非入仕晚些,说不准这骆统领的位置是顾统领坐呢?”

“贵妃主子说的不错,原本今日不该是顾统领当值的,可贵妃主子您提醒过后,奴才也觉得今夜由顾统领当值最是恰当,索性就自作主张,求了顾统领前来,说起来,今夜该是骆统领当值的。”

“喜总管果真是个周全的人啊。”郑惜年赞叹道。

连是哪位统领轮值都能插手,他不周全谁周全?

“贵妃主子说笑了。”随喜讪讪一笑,他可不觉得这是夸奖。

正说着,殿外似乎隐隐有了动静,永安公主一身红色骑装,腰间缠着鞭子,背上背着一把弓和箭筒,推开门走了进来。

“儿臣给贵母妃请安,贵母妃金安。”永安公主一身红衣张扬热烈,秀发被高高竖起,做男子打扮,眉目英气,英姿飒爽,目光炯炯有神,含笑问安。

“公主不必多礼,怎么这会儿过来了,还有你这身打扮,公主要做什么?”郑惜年走到永安公主身边,关切的询问,神色不似作假。

永安公主当然分辨的清,微微颔首:“贵母妃不要害怕,是有人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试图造反,如今太子皇兄不在京都,儿臣身为父皇的长女,此时自然应该站出来,保护父皇的安危。”

她的回答铿锵有力,却让郑惜年微微晃神。

“外面有众多侍卫守着,公主有此孝心,陛下心中必然宽慰,不过本宫觉得,刀剑无眼,公主还是守在殿内吧。”

“贵母妃放心,儿臣自幼是由皇祖母教导长大的,如此危急时刻,儿臣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堕了皇祖母的威名,儿臣拳脚功夫还不错,足以护得父皇与贵母妃安全无虞。”

郑惜年这才想起,当初太后亦是陪伴陛下兵不血刃的解了定北王之乱,保全了六万余将士的性命,可永安公主才是及笄之年啊,在她眼里还未长大,她如何能看着她出去面对一众叛军。

陛下,难道这也是您安排的一环吗?

“贵母妃放心,儿臣自有把握,父皇就由贵母妃照顾了,贵母妃的心意,儿臣领了。”永安公主恭敬的行了一礼,皇家风范一览无余。

郑惜年见劝不住,也没有办法,看向随喜,随喜也只是摊摊手,他可是没有办法劝住这个小祖宗……

于是,姚子忍和孔令宣带着一众大臣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副场景。

少女手握长鞭,背着弓箭,一身红衣猎猎,守在宣室殿门前,眼神冷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让人胆寒,一众勇武有力的侍卫生生的成了她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