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连环案—下(1 / 2)拓维:首页

近几年来,随着最冷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北移,我国亚热带已经扩展到黄河流域,打破了传统的气候划分格局。随着北极变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增多,再加上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水汽汇集到西北地区,水汽输送加强,西北地区的降水显著增多,尤其是祁连山脉与河西走廊的降雨尤为集中,气候正如汉唐时期。随着气候变暖,暴雨与山洪频发,且分散性和突发性显著,造成了严重灾害。

据悉,位于关中地区的武则天墓乾陵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冲进了地宫,墓葬中的文物岌岌可危。陕西文物局联合国家考古所组织考古学家成立了抢救文物小组,夜以继日地展开抢救与发掘工作。当他们发掘到一间珍藏字画书稿的耳室时,发现这里早已被人光顾过,初步推测是盗墓贼所为。地上摊开着一幅书卷,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另一半还附有插图,图案上像是一人给另一人捶背。考古学者在确认耳室遭到盗窃后,立即封锁并保护了现场,并向警方报案。经采集指纹并检测后发现,文物上的指纹与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中的董建斌指纹完全匹配。

那天晚上,董建斌回忆道:

“其实,当年我确实进入了墓室,并且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还看到了无数珍宝。本来想偷偷拿走一件,但那墓穴似乎被某种奇怪的力量守护着。我刚拿起最上面的一幅书卷,就触动了机关,墓室开始天旋地转,结果把我从那金碧辉煌的主殿甩了出去。里面真的有长明灯,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简直就像在梦中一样,但又真实得让人不得不相信。我后来掉进了地下水道,那里有一套至今可能仍在运转的水车动力系统。这套装置不仅带动整个墓室按照某种周期旋转,还带动了一架浑天仪运转,甚至还将地下的水银运送至墓室周围的护城河中,如同河川般循环不止。”

他继续说道:

“只见那巨大的水轮矗立在地下河中,轮周围斜装着几十个竹筒管。水流推动主轮转动,轮周的小筒依次进入水银槽中,舀满水银,当水轮带动小筒到达顶端时,水银被倒入竹筒槽中,流入墓室水渠,形成了水银护城河。同时,水轮带动齿轮,墓室开始旋转,变换方位,直到能量耗尽后,重新积蓄势能。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墓室的位置便会改变。我后来还发现了一架巨大的浑天仪,估计在地下已经运转了上千年。”

离开墓室后,董建斌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所谓的浑天仪是由浑仪和浑象组成。水轮带动齿轮,连接至浑天仪的地柜转轴上,推动其运作。

浑仪是用来观测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就是有很多环缠绕在一个球上,从外到里可以分成三层。外面的一层叫六合仪,由固定在一起的地平环、子午环和外赤道环组成。第二层叫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内赤道环组成,可以绕极轴旋转。其中黄道环用以观测太阳的位置,白道环用以观测月亮的位置。最里层是四游仪。整个浑仪的轴指向北天极,也就是与地球自转轴平行。使用时,将窥管对准想要测量的星星,窥管是空心的,指向星星的时候就可以穿过洞看到星星。最内层有刻度,通过窥管指示的刻度,就可以读出天体的赤纬,反映天体在南北方向的位置。

浑象是由双环和地柜组成,浑象的上方由天经环和地浑环组成,被镶嵌到了地柜中,使得天经环和地浑环各露出一半。露出的上半部分正好表示天空。天轮在地柜中转动,模拟天球运动,推演天象的变化。

唐朝的时候,李淳风掌握了当年李斯给秦始皇修建陵墓的技术,并且知道了秦朝人用陶器盛装水银,用藤蔓做成绳子,将天然水银矿区中的水银运送到骊山。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守捉是规模庞大的军队。《新唐书·兵志》:“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也就是唐朝在距黑水河七十里的地方驻扎着一个守捉级别的部队,用来修建地下人工河道,将水银引入乾陵地宫中。这样在乾陵地宫中也修建了与秦始皇陵一样的水银护城河。就像《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以水银为百川大河,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