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我为什么要选择黄巾(1 / 2)三国:我是黄巾,我要逆天改命首页

“如果能从来,我要选李白。啊,呸呸呸,如果能从来,我要选刘备。选不了刘备,选曹人妻也行。实在不行,选孙百万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有得选,谁愿意选黄巾啊?”

中平元年,九月九日,广宗城内一片欢天喜地。

原因是围困广宗城的卢植大军撤军了!

今年二月份,大贤良师张角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爆发了。三十万黄巾席卷天下,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自从六月以来,黄巾军形势逐渐恶化。南阳黄巾张曼成兵败身死,颖川黄巾张宝、张梁节节败退。张角率领十五万黄巾在广宗和汉将卢植对峙,双方交战无数,互有胜负。

七月,张角中了卢植的埋伏,黄巾军遭受惨败,损失大半。于是汉军攻城拔寨,黄巾军大败。

到了八月初,张角病倒,左右使黄龙、白雀接过指挥权,将七万黄巾军收缩到广宗城内。卢植率领五万汉军分成四营人马,在城外与黄巾军对峙。一时间,黄巾军无力反攻,汉军无力进攻,两军虽有些试探性进攻,但整体又成了相持的僵局。

就在今日辰时,天刚蒙蒙亮,卢植指挥军队在北门排兵布阵,准备新一天攻城战。不料汉军阵势还没排开,大营那边却遭遇偷袭,起了大火。卢植准备挥师回去救火,一支三千左右的黄巾军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从汉军的背后狠狠偷袭。汉军没有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等待卢植重整队伍,准备再战时,这一支黄巾军已经脱离战斗,高举“赵”字大旗,拉着粮草进入了广宗城。

卢植望着城门下手持双斧的那名黄巾小将,询问左右:“没想到张角麾下还有这么智勇双全的战将,你们可知他姓谁名谁?”

左右皆不知。

不只是卢植对这名黄巾小将感兴趣,广宗城内的黄巾小兵们,也纷纷打探此人是谁。

没多久,消息就传开了,此人姓赵名仁,外号“黑狗”。本是程远志渠帅麾下的一名部将。程远志攻打涿郡时战败被杀,麾下的人马四分五裂。赵仁率领其中一支残兵一路南下,于是有了今天的事情。

黄巾军中出了这么一件大事,久病的张角精神头一下子好了许多,亲自接见了这名黄巾小将。

原本的赵仁只是一名普普通通黄巾小兵,在一个雷雨夜,后世一位名叫赵仁的高中生,莫名其妙魂穿到这个世界,代替了这位无名小兵继续在这乱世苟延残喘。

赵仁发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后,也曾想去投靠刘备、曹操、孙坚,但他只是天地中的一粒细沙,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进,哪里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摸爬滚打,历经艰险,好不容易聚集起三千人马,有搏命的本钱后,他思索再三,放弃了投奔刘曹孙的想法——至少不是现在投奔——毅然投入广宗战场。

在广宗城城宫内,一座名为“天心阁”的阁楼内,赵仁见到了张角。

出乎赵仁的意料,这位搅动风云的大贤良师生活简朴至极。天心阁内,只有一榻、一桌、一书、一侍女,别无他物。后来赵仁才知道,他认为的那名侍女,其实也不是侍女,而是张角的小女儿。

张角一身旧道袍斜躺在床榻之上。他须发尽白,枯瘦嶙峋,病容憔悴,但双眼却依旧幽深有神,似乎能洞察世间一切。

张角问了赵仁一些基本情况,赵仁一一作答。原因无他,赵仁占据了原主人的身体,继承了原主人的记忆,不是毫无根底的人,所以经得住盘查。

以张角的人生阅历,几句话就基本上把赵仁的本性、能力摸了个七七八八。在张角的眼里面,赵仁神色寡淡,但并不是天性凉薄之人。应当是外冷内热,侠骨柔情一类的人物。且程远志战死后,他能率领残军千里转进,可见有一定的领导力。今日突袭汉军,指挥得当,战果不凡,可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如此有勇有谋有品行的小将并不多见。张角来了些兴趣,问:“我观你的名字为‘仁’,仁者爱人,你的亲长能给你取这个名字,想来你家也不是寻常百姓。你为什么选择加入黄巾军呢?”

赵仁答:“回禀大贤良师:我自幼就和随父亲流浪,听父亲说,我家本是常山郡的一个普通农夫,但祖上曾经阔过,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家。可到了我父亲的这一辈,家道中落,土地被当地的世家豪族兼并了,我父亲到衙门告状,反被诬陷坐牢。我母亲为了救我父亲四处奔走,却被人杀死。剩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我相依为命。我们仨姐弟在宗族的帮助下,吃着百家饭长大。

父亲出狱那一年,又逢旱灾和疫情。宗族中许多人病死了,活着的人都背井离乡逃难。我的幼弟也在这场疫情中失去了生命,父亲也不得不领着我和我姐姐外出逃难。

大贤良师,您四处救济灾民,所以肯定知道灾民的惨状。逃亡的路上,我见到了好多人倒在了路边,再也起不来。我看见整个村、整个寨的人,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我们一路逃啊逃,吃草、吃树皮、吃土、吃一切能吃的东西。可千里土地,都被吃得光秃秃的,吃无可吃。

我相信,大贤良师,您游历四方拯救万民,这些情景你也见过。

可我不止见过,还亲身经历过。”

说道这里,赵仁的眼眶已经湿润,声音已经哽咽。张角见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心如古井,倒不会因为赵仁的一些话语心起波澜。但张角身边的小女儿显然听进心去了,面露悲戚的神色。

可赵仁说的不仅仅是这些,他继续说道:“我永远记得那天,那是一个雾蒙蒙的早上。她留在我脑海中最后的画面,就是大雾中那道瘦弱却坚毅的背影。父亲手中就多了几块铜板。但从小和我相依为命的姐姐,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