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长度计量的制定。
李源根据首领父亲的食指指甲长度(当然是指甲底部到指头顶部)算为1厘米,然后再去推算后面的计量,跟着这些计量长度,部落制作出一些长度量尺,以及专用的长度计量麻绳。
以后方便丈量田地。
李源还用圆木截面,通过简陋圆规,绳索量圆弧的办法去确定量角器。
重量单位的确定,李源倒是有些发愁。
不过他心一横,直接让人打造一个铁砣。
李源用手试了试,估摸着重量,试完再磨制,最终等李源感觉有一公斤的样子。
这个铁砣就是部落一公斤的标准。
开玩笑,前世经常买菜的李源,小手一提自然是准的。
说一公斤就是一公斤,就算不是那它也是。
我说的。
接着制作称杆,以及钩子这些东西。
通过杠杆原理计算,确定了刻度,用刀小心割出小的刀痕,然后用部落的天然红色染料去涂抹出刻度。
这种简陋的秤砣做好了后,李源本来想制造计量桶的,但是木工还没上线,只好推延。
面积单位则是用长度去计算的。
等众人背熟了九九口诀后,就可以学习面积单位相关了。
在李源的疯狂灌输下,部落众人痛苦地度过这段时光。
而李源更是教导儿童学习九九乘法表,然后挑选会背的孩子组成队,每天早上傍晚游走于部落四周,边走边唱乘法表歌谣。
在这种疯狂下,部落众人苦不堪言。
不过李源找了一些好苗子,比如青牙,夏的孩子瓜,还有木头叔的孩子大树以及其他几个族人。
这些人的领悟力不错,算术学习的很快。
李源打算把这些人先培养成木匠,然后再慢慢带徒弟,一代教一代。
其他人学会教授的基本内容,李源便让他们肄业。
不合格的继续学习。
确定好木匠后,刚好木匠的工具也制造出来,除了刨子和墨斗一直还在尝试外。
李源先带着青牙他们学习基本的工具使用,教他们如何分割圆木,借助工具去加工木料。
在这个过程中,青牙和瓜是学习最快的。
快的让李源不得不感叹,真是天选木工匠啊。
这边木匠进入正轨。
李源又挑选了几个族人,以川为首,李源教授他们如何烧制红砖,如何煅烧石灰石,制作水泥替代物,
草木灰水泥。
烧制红砖很简单,只需用木框架制作好砖胚。
李源制作的木框架尺寸标准是,24厘米长,12厘米宽,6厘米厚。这样夯实制作出的砖胚,还要在太阳下晒干燥。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
然后继续在小砖窑里烧结,这个过程需要三天左右。
这个和大型砖窑烧砖的时间是完全不一致的。
烧结完的红砖,堆到一起,要泼水冷却。
草木灰水泥的制作方式稍微复杂。
首先草木灰最好能细腻没有杂质,所以最好选择树皮和树叶来焚烧。然后草木灰要泡水,充分搅拌后,沉淀。倒掉上面的净水层,剩下的就是合格的草木灰了。
将草木灰泥浆倒出,挤干水分。
水分挤干后的草木灰团成球,捏成块都行,自然晾干,然后放进火里加热。高温大火,将干燥后的草木灰块加热至橘红色。
再将草木灰块从火堆取出,准备适量的水,将烧红的草木灰块丢入,然后搅拌均匀。
等水凉,这时候基本就相当于水泥做好了。
凉后,将水混入砂土,不一定要黏土,沙子也可以,做成稀泥状略干的程度就可以使用了。、
完全干燥后就能得到不输于水泥的石块。
而煅烧石灰石的步骤分为原料破碎,高温煅烧,冷却和粉磨。
将采集到的石灰石块进行破碎,碎成合适的小块后,放到炉子里高温煅烧,煅烧完后的石灰石自然冷却,最后将冷却后的石灰石磨成粉末。
这样石灰就制作好了。
这些东西李源教授了川他们几人,但是部落现在并没有那么需要。
所以李源让他们少量制作。
当众人制作出一些成品后,李源教他们用红砖砌了几座窑。之后就将他们分配到其他岗位上,等迁移后他们就要派上大用场。
等李源把几个重要的工匠依次安排好后。
木匠的刨子也做出来了。
至于墨斗也制作好了,就差墨汁了,李源带着族人去采集了一些松树胶质,用松树胶质燃烧后产生的烟灰来制作墨汁.至于防腐材料的添加,李源可暂时没有办法,先将就着用吧。
挑选出这些工匠并教授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同时,李源还将族人组成了采矿队伍。
其实也就是往现有的采矿队里增加了一些新人。
伐木队。
李源挑选了剩余的一些成年族人,派出去砍伐木材。
李源先让他们在砍伐现场先建造两个仅有茅草顶的仓库。
将来的木材将被储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