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甲茂属于监视名单,完成安全局布置的任务,并非在职员工,甚至没有合同,理论上讲只要没有与安全局业务发生直接关系、签订合同,遵守相关税收法规,合理纳税情况下可以获取这笔报酬——仅在理论上如此。
李哥发给甲茂一份工作报表,让他附带之前的工作报告、聊天记录截图、工作支出等证明文件五个工作日之类发给他,上报后就可以合理合法拥有这笔钱(当然,要交税)。
“或者你放弃这笔钱,我这边可以以你的名义捐出去,其实山村有好多孩子还吃不起饭每年没有新衣服……”
甲茂快速一捞:“大可不必哦我谢谢您嘞,我不姓马不姓王不是富二代,不靠原始积累难道指望局里发钱……局里会发钱吗?”
李哥正色道:“有钱也不给你啊,除非你打算跟局里签合同;还有这次你挂调查员的名头出去,回头我给你补个手续。”
之后李哥叮嘱甲茂不要参与社会非法团体、不要用超能力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事实上,如甲茂这样可以实质化运用超能力的,李哥也只听过没见过。
如果非要量化指标,人类超过一般标准的超能力者太多了,大部分自己都不知道有超能力,比如学习特别好的可能脑力开发强或者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跑步耐力持久的可能有体力加强的超能力。
还有,大部分富二代天生自带钞能力……
“谢了李哥,以后有事喊我哈。”
在临走前,李哥还交代他去盯一下高校兼辅自杀案。
之前他没有接手,不方便透露任务目标,李哥表示甲茂接下来去的高校就是案发所在地……隔壁的院校,可以在闲暇之余去跑个腿。他也会顺手落实好甲茂编外调查员的身份。
“什么任务不任务的,不愧是当官的真会唠嗑啊,”甲茂感叹,影子在一旁深以为然。
没拿安全局一分钱,还要干活,就一个调查员的Title没工资没保险甚至没说能不能喊人支援,要不是甲茂大大的良民,早跑路了。
不过现实中一个超能力者都没有显然过于离谱,李哥之前曾透露,他听闻省会有个强超能力者是作战型的人才,被派到敌后战场大杀特杀,暴露后在有关部门帮助下换了身份从事高端杀手工作,据说业务拓展到亚欧数个国家,身价颇为不菲。
都说乱世出英雄,为什么大部分小说主人公都在都市里快速崛起,首先得有社会承认的一技之长,单靠个人武力哪怕是超能力也真心难以对抗社会暴力机器;其次,主角快速获得社会身份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否则原始积累那么容易的话为什么别人不做?
回到现实,甲茂靠安全局的任务获得第一桶金,还有一些不太稳固的人际网络,他打入上层社会了吗?显然没有。
什么样的身份能快速走向上层社会呢?赚大钱?可以,资本快速积累是和平年间身份升格的绿色通道,就是有时候会沾点x。
在此之前,古往今来最大众化的阶级跃迁就是科举取士,八股文好不好听好不好看是一回事,能达成目标,就是好文。
搞科技创新也是快速做好身份,为什么甲茂不搞科研呢?
以安省为例,XX年高考人数64万,实际参与48万左右,其中文科18万,理科31万。问题来了,难道文科是不喜欢钱吗?难道理工科都能赚大钱吗?能力是一方面,个人选择是另一方面。
所谓行行出状元,不同的选择下都有人才辈出,国家设立不同学科当然有其用意,分篮子装鸡蛋,是为了鸡蛋会更好吃或更贵吗?不,是为了化解风险,同时分流大众到不同行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分工。
另外,甲茂本人深刻鄙视挑拨文理对立,痛斥网络舆论听风就是雨的歪风邪气,并坚定支持各学科建设,并坚持认为自己学校最好,建议多拨点经费修缮宿舍和实验室,一定要给研究生都发点钱——最好毕业人手一套房,每个985、211人手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