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地处宁国西南,山林秀丽,水清河畅,因时常有云雾缭绕,渐渐成了百姓口中的仙山。青城山本是一座荒山,鲜有人迹,只因建隆二年,宁国太祖征伐百越,途径此山却迷失了方向,大军困在山中多日,粮草殆尽,士卒饥饿难当。情急之下幸亏遇到一个道士指明了出路,太祖率军得以修整,其后一举击溃百越,得百越三郡十二州,西南地区这才纳入了宁国版图。太祖还朝,认为此道士居功至伟,于是百般寻觅道士踪迹,并于青城山为其加盖道观,赐名三清观,从此三清观在青城山延续下来,成了宁国有名的皇家道场。
因为这一档子事,青城山的四周也不再荒凉,山下渐渐地也热闹了起来。一来朝廷有政策,西南虽然偏僻,但既然已经纳入了宁国的版图,那就是宁国的土地,需要好好开发。二来,由于三清观的存在,再加上是太祖亲身到过的地方,很多人更是慕名而来,都想沾沾这“皇族之气”。
本来,朝廷顾及到百姓安土重迁的思想,认为开发西南难度很大。因此,不仅准备了大量的搬迁费用,还在朝堂之上争论了三天三夜,负责此事的户部主事更是准备了长达万字的动员令。然而,开发西南的政令一经推出,不用朝廷驱动,越来越多的人竟然自发地搬到了这里,连搬迁费都省了,这实在是出乎朝廷的预料。
此后数年,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青城山周围,有的在此定居了下来,有的只是为了游览名胜,青城山一时间成了打卡胜地,三清观更是门庭若市,往来游客络绎不绝。这让当时一贯喜欢清净的道长分外头疼,不得已在观门外立了块牌子,三清观改为定期开放,每月开放四天,这才勉强平息了非凡的势头。
一晃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三清观偶尔还有游客前来打卡,只是热度一过,爬山又实在耗费体力,游客也就越来越少了。观门外的牌子早已不复存在,道观的规模却是扩大了许多,道士也多了起来,因为这些年积攒的香火钱,实在是太多了。
此时,道长的房间里,梁铭从睡梦中醒来。这一夜,他做了很多梦,梦里有父母亲人,有姜婷,有那个世界的车水马龙,霓虹灯绿。睁开眼,却依旧是那一方屋顶,梁铭叹了口气,起身跳下床。远处的蒲团上,老道士已经不见了踪影。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正要开门出去,梁铭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折返了回来。他爬回床上,将床铺翻了个底朝天,却是一无所获。
嗨,还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除了身上这身睡衣,还真是什么都没有,这重生倒是重生的干净,不仅把等级降成一级,连个新手装备都不给,这不妥妥的地狱难度吗这不是。
梁铭大肆吐槽一通,宣泄着心中的不满。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命当如此,只能顺从天意,更何况他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又能干得了什么呢?活着,在无法确定如何回到自己的世界之前,只有活着,活着才有更多的可能。
梁铭甩了甩脑袋,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他推开房门,第一次看到了房间以外的世界。
大,这是梁铭的第一感觉。三清观真的很大,大到视线里,远处忙碌的道士都成了小小的缩影。硕大的庭院内,栽种着几株松树,树干极为粗壮,粗壮到梁铭趴在上面,瞬间觉得自己如同树干上的蝉蜕,这些树怕是有百年的历史。
不远处摆放着巨大的铜鼎,鼎内焚着粗壮的香,袅袅的香烟飘散到庭院各处,与这山间清新的空气融在一起,别有一番味道。铜鼎正对着大殿,巍峨高耸,殿名叫什么,太远看不清楚。此时大殿内,传来悠悠的讲经声。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声音一听就是老道士的,至于讲的什么,梁铭完全不知所云。本想去找老道士问些情况,此刻梁铭却选择躲得远远的,小时候被抓去读书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可不想被老道士抓去听天书。
无奈,只得一人在观中闲逛,路遇的道士们微笑着和他打着招呼,梁铭也微笑着回应,渐渐地,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刚走没多久,远远望去,一群道士好像在围着什么东西,叽叽喳喳的讨论不停。梁铭好奇起来,不觉的凑了上去。
“师父这不是难为我们吗,这钟我们哪里抬得动。”
“他老人家却是自在,把难题丢给我们,自个跑去上早课。”
“也怪这钟,早不掉下来晚不掉下来,偏偏这时候掉下来。”
“看来东西也不是越大越好。”
众人围着一口大钟,你一言我一语抱怨个不停,全然没注意身后缓缓到来的梁铭。
“各位师兄早上好。”梁铭站在他们身后,学着古人的样子,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