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目光扫过跪伏的群臣,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权力斗争永不停歇。他挥退了众人,只留下杨素和韩擒虎。“边疆战事如何?”杨广开门见山。韩擒虎上前一步,抱拳道:“启禀陛下,突厥近日屡犯边境,臣已命人加强防范,但……”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但何事?”杨广追问。
韩擒虎面露难色:“但突厥此次来势汹汹,似乎另有所图。”杨广眉头微蹙,心中隐隐不安。
他强压下心中的忧虑,将目光转向杨素:“爱卿,国内情况如何?”杨素躬身答道:“回禀陛下,自陛下推行新政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各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
他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这是各地官员呈上来的税收报告,请陛下过目。”
杨广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数字清晰地表明,今年的税收比往年提高了两成,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些改革措施终于开始显现出成效了。
“陛下圣明,推行新政,造福百姓,如今国泰民安,实乃盛世之兆啊!”韩擒虎由衷赞叹。杨素也点头附和道:“是啊,陛下励精图治,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千秋伟业!”“报——”一名信使快步跑进御书房,跪在杨广面前,双手呈上一封竹简,“启禀陛下,幽州总管送来捷报!”
杨广接过竹简,展开细阅,脸上逐渐浮现一抹喜色。捷报上说,幽州守军成功击退了突厥的骚扰,边境重归平静。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将捷报递给杨素,“爱卿,你也看看。”
杨素接过捷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幽州大捷,边境安定,此乃大隋之福啊!”
“是啊,”杨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心中感慨万千,“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如今终于看到了成效。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这才是朕想要看到的盛世景象。”
“陛下圣明!”杨素和韩擒虎齐声说道。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疾苦,杨广决定微服私访,亲自去民间看看他治理下的国家。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带着几名侍卫,轻车简从地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杨广看到了百姓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听到了他们谈论着丰收的喜悦,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祥和与宁静。他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收成和生活情况。
农民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人就是当今圣上,他们毫无顾忌地向杨广倾诉着心中的想法,有的希望官府能够降低赋税,有的希望能够兴修水利,还有的希望能够让孩子们都读上书……
杨广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并将这些宝贵的意见记录下来。他知道,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能让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回到皇宫后,杨广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百姓们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他要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和期望。
次日早朝,杨广将微服私访的见闻告诉了朝臣们,并着重讲述了百姓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诸位爱卿,朕此次微服私访,亲眼目睹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生活,也听到了他们对朝廷的期盼。百姓们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杨广环视群臣,语气坚定地说道:“朕决定,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发展商业,让百姓们富起来!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识字,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杨广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同的声音。
“陛下圣明!”杨素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臣以为,陛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顺应天时,合乎民意,必将带领我大隋走向繁荣昌盛!”
“臣附议!”韩擒虎也站出来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竭尽全力,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愿意为实现杨广的宏图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