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得来和小香拉着架子车把玲花送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周围的小村庄里已经升起的袅袅炊烟,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呢。
钱得来拉着架子车走在前面,小香跟在旁边,他们周围都是青青的小麦,路上一排排高高直直的杨树,虽然叶子都已经掉光了,但看着那挺拔的身姿依然可以想象出夏日的茂盛。
快到老王庄了,小香就走到了钱得来的前面去带路,钱得来拉着架子车走进玲花家院子里的时候,玲花他爸正在院子里修农具,他不经意的抬头一看,玲花躺在架子车上,吓的他手里的农具掉在了地上。
玲花她妈正在灶屋里做饭,听到院子里有人来了,也出来了,她看到玲花的时候心往下一沉,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她的腿已经吓的有点软了,她极力控制着自己发软的双腿走到架子车旁,担心的问:“咋啦,这是咋啦,咋不能走路了?”
钱得来首先向玲花爸妈简单了做了一下自我介绍,接着又认真的把今天在砖窑厂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玲花他爸妈,还跟她说已经去过县医院了,检查结果说没啥大事,静养半个月就好了。
小香也在旁边一起解释着,最后,钱得来说:“叔,婶,玲花是在上班的时候受的伤,算工伤,医药费都算我的。
医生说在家休息半个月就好了,要是半个月还不好,咱还接着去医院看,你们放心,我会负责到底。
另外,不管玲花在家休养多少天,都按正常工资算。”
玲花她爸妈悬着心听着钱得来的话,一边听着,一边就把心慢慢的放下了。
玲花他爸说:“他钱大哥,我听明白了,这事确实也不能怪你,玲花是为了救人才被砸到,换了谁也会那样做,啥都比不上人命重要。
医药费让你花钱也就算了,在家不上班的时间就不能再要工资了。”
钱得来说:“叔,我知道你们都是通明达理的人,我也不是那糊涂人。玲花在砖窑厂受的伤,我不能逃脱责任,养伤期间,我应该付工资。”
玲花她妈关切心疼的细声问玲花:“玲花,现在肚子还疼不疼,医生说能不能吃饭?”
玲花在医院输了加入止疼药的营养液,现在已经好多了,也能说话了,她说:“妈,我感觉好多了。在医院输了葡萄糖,现在也不饿。
我不用一直躺着了,把我扶起来坐一会儿吧。”
玲花妈一边扶着玲花一边扭头对钱得来说:“他大哥,外边冷,咱到堂屋里说。”
玲花妈和小香一起把玲花扶了起来,慢慢走到堂屋里,她们把玲花扶到堂屋唯一一个破旧的藤椅上。紧接着玲花她妈就拿了一个相对比较干净的凳子放到钱得来旁边让他坐。
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玲花她妈说:“他大哥,你们还都没吃饭吧,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去,你们先坐着,我再去炒两个菜。”
钱得来本来没打算在这吃饭,但一家人太热情了,拒绝不了,小香家离的近,就回家去吃饭了。
吃完饭,钱得来就拉着架子车回砖窑厂了。
三天后的上午,董小春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妈来到了老王庄,她们骑到村里以后就边走边问村里的人玲花家在哪,问了几个人之后终于找到了玲花的家。
这天是个大晴天,太阳的光虽然没有夏天那么炽热,但依然还可以给人带来温暖。
小春和她妈一前一后走近了玲花的家,玲花家的土院墙很矮,不用走进院子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小春看到玲花正坐在藤椅上晒暖嘞,就一边推着自行车往院子里进一边笑着喊:“玲花。”
玲花听到声音以后往院外看,看到小香快走到门口了。她正要站起来去迎他们,小春慌忙说道:“别站起来,快坐着。”
玲花赶紧对着堂屋喊:“妈,家里来客了,搬两个凳子出来。”
玲花奶听到家里来人了也迈着苍老的步子走了出来,她自己随手拎了一个凳子。
玲花的妹妹兰花也跟着出来了。
小春和她妈走进了院子,把自行车放在院门口,就提着一篮子鸡蛋和一兜子苹果走过来了。
玲花她妈已经把凳子搬出来了,玲花客气的说:“走累了吧,快坐着歇歇。”
小春坐到离玲花很近的地方,她热情的拉着玲花的手说:“玲花姐,那天你是为了救我才受了伤,今儿个我和我妈专门过来感谢你。”
玲花真诚的说:“咱姐俩别说这见外的话,别说是我,换做谁都会那样做。”
又关心的问:“那天你也受伤了,没啥事吧?”
小春满眼泪花,说:“我没事,就是当时有点头晕,睡两天觉就好了。听小香说你们去县医院看了,医生说没事啥,我也就放心了。
玲花姐,你要是真有啥事,我得愧疚一辈子啊!”
说着说着,小香眼角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小香她妈接着说:“小香回家以后跟我们说了这个事儿,玲花啊,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好闺女,婶给你拿了一点儿鸡蛋,补补身体,还想吃啥,婶给你买去。”
玲花笑着说:“婶,医生说了,我没啥事,休息半个月就好了。”
玲花她妈说:“你们几个先说着,我去杀只鸡,咱中午做鸡肉面片。”
玲花奶跟她们几个坐在一块儿,她几乎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听着她们说,时不时拉拉玲花的手,这善良可爱的玲花永远都是奶奶的骄傲呀。
小香她妈说什么也不愿意在玲花家吃饭,但是又拧不过玲花她妈。在农村,不管是什么原因去别人家里走亲戚,主人都不会让客人空着肚子回家,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玲花她妈很快就在鸡圈里抓了一只精神抖擞的大公鸡,玲花的妹妹兰花也早就帮她妈准备好了杀鸡的刀和接鸡血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