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李预的住所。
赵云接着对李预说道:“那天下午,庄园劳工在河里发现了张氏的尸体。经过几日的反复调查,综合各种证据,我们断定是县令郭洪的儿子郭冲干的。”
说到这里,赵云愤怒道:“这种人渣,祸害乡邻,不杀不足以平民恨!若不是因为阿预之前嘱咐,让我尽量低调行事,我早就一刀宰了这个畜生了!”
李预愁容满面,皱起眉头问道:“朱缇现在如何?”
赵云答道:“情绪不太稳定,时而悲痛,时而激奋。我已经安排了几个人轮流陪着他,一来是安慰他,二来是看守着他,以防他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
李预问道:“子龙兄能确定是郭冲所为吗?”
赵云斩钉截铁地答道:“绝对确定!”
接着,赵云补充道:
“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征战,很少回乡,不知道乡人的遭遇。
“在调查张氏死因的时候,经过多方打听,我才知道了郭冲这个恶贯满盈的卑劣小人。
“他出身于豫州颍川郡的大族,是个毫无教养的纨绔子弟,本性放荡淫乱,不守礼节。”
李预问道:“豫州颍川?莫非跟袁绍的谋士郭图同宗?”
赵云点头答道:“对,我查过了,郭冲的父亲郭洪就是依靠郭图的举荐,才被袁绍任命为真定县令。
“郭冲在县廷担任功曹。他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带着几个随从,四处惹是生非。甚至有些寒门也会受他欺侮。”
李预问道:“这个郭洪是何等样人?”
赵云答道:
“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任职县令这几年,政教苛刻,百姓困苦。
“有些平民百姓在本地大姓的庇护下,还能勉强谋生。
“更多的人则被逼无奈,背井离乡。他们大多投靠了黑山张燕,从遵纪守法的贫民堕落为四处抄略的贼寇。
“可以说,常山一带黑山黄巾蛾贼的猖狂,即使他不是罪魁祸首,也称得上是推波助澜之人了。”
缓了一下,赵云愤怒地说道:“可气可恨!我真想现在就回常山,把这对畜生父子全剁了喂狗!”
李预听完,面色凝重,双手抱臂在屋里来回踱步。
赵云见状,问道:“阿预,你在犹豫什么?”
李预答道:“子龙兄先消消气。别急,容我好好想想。”
怎么办?
李预有自己的长远计划,希望能够如愿以偿顺利发展。所以他一直想要努力避免麻烦,但麻烦却总是会自己找上门来。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快意恩仇,将其一杀了之。结果无非是远走他乡,躲避官府的通缉和仇人的追杀而已。
就像是演义里的关羽一样。他本字长生,因看不惯本地豪强仗势欺人,便索性将其诛杀。之后他便改字为云长,离开河东郡,逃难江湖。
但是李预如今面临的情况不太一样。他已经打算要在常山一带长期发展,并且已经下了很大的本钱,置办产业。
如果考虑合法途径,向真定县的上级申诉呢?
真定县属于常山国。目前的常山国相吕忠亦是豫州人,想必私底下跟郭图有不错的交情。将朱缇的冤情上告到郡国这一级,明显不会得到公允的处理。
冀州高层就更不会在乎这种小事了。在有裙带关系的县令郭洪和一介平民朱缇之间,哪怕是郭洪父子的犯罪事实铁证如山,他们也无疑会选择包庇前者。
有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若是李预为朱缇挺身而出,冒犯袁绍,得罪郭图,恐怕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