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8章 实事求是(1 / 2)归义非唐首页

第298章 实事求是

“又来买马?”

九月初,在白敏中因为风寒倒在家中的时候,陇右都护府内的刘继隆,也得知了高骈希望采买马匹的想法。

在刘继隆看来,骡马已经卖的差不多了,除了留下育种的一千多匹,其余还真没了。

面对他的疑惑,高进达主动解释道:

“来人还是梁缵,不过这次他想要买军马和乘马。”

“呵呵……”刘继隆轻嘲。

军马和乘马,这两种马匹,他自己都还不够用呢,哪怕够用也不会卖给高骈。

先前卖骡马,主要是因为骡马对战争影响并不算大,但军马和乘马不同。

陇右的马匹高大,乘马的体型都比得上回鹘、鞑靼、吐蕃人的军马了。

如今的大礼虽然不缺马,但所用的马匹,多是吐蕃马。

刘继隆若是贩卖陇右乘马给高骈,高骈立马就能把乘马当军马来用,这对战争影响是很大的。

若是让高骈迅速结束战事,那他还怎么利用战事来夺取西川人口?

更别提大唐与南诏的战争持续越久,大唐的丧钟敲响时间就越近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果断拒绝了这个发财的机会。

“告诉梁缵,乘马和军马都没有,挽马倒是足够,每匹二十贯。”

刘继隆的回答不出高进达预料,但他也并未劝刘继隆,因为陇右的香料刚刚贩卖于长安。

原本预估八十二万贯的香料,却因为宫中加紧采买香料而卖出了九十三万贯。

不过长安的情况和他们预想的差不多,愿意出手黄金的人很少,他们仅换了七千多两黄金。

正因如此,牙商想要返回陇右便显得有些麻烦了。

七千多两黄金倒是两辆马车足够,但八十余万贯铜钱,却需要七八千辆挽马车才能运走。

如此大规模的钱财运输,鬼知道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想到这里,高进达便对刘继隆说道:“节帅,我们在关中的那八十四万贯钱财……”

“先把黄金运回来。”刘继隆吩咐道:

“另外你安排俞从晖、王焘、任泽等牙商前往长安,分批带走这批铜钱。”

“铜钱不好带走,那就采买些货物。”

“以他们手下那么多商队,分成一百批,各自带着钱财前往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等道,想处理很简单。”

刘继隆交代了一个办法,高进达闻言点头道:“那这次的货物,还是按照原本的三十万货物采买吗?”

“府库内还有多少铜钱?”刘继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询问了陇右自己的情况。

面对询问,高进达只是沉思片刻,随后便回答道:“二十四万贯,基本都是去年剩下的。”

“除此之外,还有未用于铸钱的十八万七千余斤铜锭,差不多能铸钱两万七千贯。”

随着黑火药比例调制正确,陇右的开矿技术和能力,基本已经接近明清时期的技术。

陇右的铜矿并不少,至少在这个时代不少。

正因如此,每年开采出来的铜锭都高达六十余万斤,能制钱近十万贯。

这还是因为陇右探查出来的铜矿品质不算高,若是品质再高些,兴许能产出更多。

“若是能拿下大礼就好了……”

听到高进达对己方铜产量和铸钱的描述,刘继隆心思不免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大礼。

以陇右所掌握的采矿技术,若是能拿下大礼,那每年都能收获数万两白银和数百万斤的铜,能制钱数十乃至上百万贯。

对于人口庞大的中原王朝来说,这点铜产量都不够每年新增人口而带来的货币增长。

大航海的金银导致欧洲通货膨胀,那是因为人口盘子太小,市场规模太小。

放在中原王朝,这点金银输入量相比较中原王朝的人口,并不算什么。

当然,若是说起矿藏,目前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日本,无疑是距离中原王朝最近,银矿储备最多的地方。

不过那些都太遥远了,尽管刘继隆还年轻,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唐末乱战,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有限寿命里把想做该做的事情做完。

这般想着,刘继隆的思绪也渐渐飞远。

几日后,在武州盘堤县的梁缵也得到了消息……

“不卖?”

梁缵脸色一黑,心想果然如节帅预料那般。

不过听到陇右官员对挽马的报价后,梁缵到底松了口气。

“好在节帅早有预料,以我们带的这批钱,倒也能买足够的挽马。”

“但若是可以,还需努力努力……”

思绪落下,梁缵看向眼前之人。

武州刺史王思奉,单看模样他平平无奇,但扎实的身材和而立的年纪,却还是说明了对方的本事。

尽管陇右军中多以青壮主政,但如王思奉这种三十左右就担任刺史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武州作为陇右对山南西道、剑南道的商道州县,刘继隆也不会选一名泛泛之辈镇守。

“王使君,我家节帅令我采买军马和乘马,刘节帅总归要卖些,让我完成差事吧。”

“若是能买到少量乘马或军马交差,我愿意采买大量挽马。”

梁缵与坐在自己对面的王思奉商量着,王思奉却不紧不慢的倒茶,随后才道:

“这是我家节帅的军令,莫说我,便是陈使君和张使君、李使君也不敢违抗。”

“不过……”

王思奉顿了顿,随后为梁缵添满茶水,笑呵呵道:“若是采买挽马的数量足够多,倒也不是不可以卖些乘马。”

他没有提及军马,这代表军马是没戏了。

不过对于梁缵来说,陇右的乘马也算了不得的马匹了。

带到军中,好生喂养喂养,也能充作军马使用。

“不瞒使君,我东川缺马,不管是乘马还是挽马,我们都需要。”

“若是能买到一千匹乘马,我愿意采买七千匹挽马。”

“乘马的价格,我愿意给到这个数……”

梁缵露出四根手指,也就代表四十这个数。

要知道放在几年前,哪怕是军马都卖不到这个数,乘马也就十几贯罢了。

如今各处纷乱,商道堵塞,这才导致了马匹价高。

放在以前,即便陇右不卖马,梁缵也能去朔方军境内买马。

可问题是,随着刘继隆驱逐凉州嗢末和甘州回鹘,朔方镇便没了与胡人贸易的机会。

眼下要买马,只有去天德军、振武军、大同军和幽州镇才能买到突厥马和鞑靼马。

突厥马和鞑靼马耐力十足,但个头不高。

胡人只是会养马,但没有资源养军马,只有汉人有资源培养军马。

正因如此,胡人只是马多,但军马还是得看河西、陇右、幽州这些藩镇。

甚至天德、振武、大同这种藩镇都没有太多资源来养太多军马。

河西与陇右沆瀣一气,若是陇右不卖,那河西也绝对不卖,而自己也过不去河西。

不与河陇买马,便只能去幽州镇买马了。

此去幽州路途遥远,等回来都说不定是两年后了。

以如今皇帝裁换节度使的速度,梁缵都不知道到时候自己是给谁买马。

所以只要能买到良马,价格再高也得给……

“若是这个数,我倒是可以请问下节帅……”

王思奉瞥了一眼他给出的数额,随后颔首看向不远处的武州长史。

“窦长史,派快马把这件事告诉节帅。”

“是!”窦长史作揖应下,而王思奉也看向梁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