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终定储位(2 / 2)九州同悲首页

所以,我个人认为曹操在这件事上,看的是两个公子身边都是什么级别的谋士,看的是双方博弈中的应变能力。毕竟等以后公子继承了爵位,现在公子的智囊团是要进政治中心的,曹操又怎么可能把辛苦建立的基业交给几个臭棋篓子?

吴质的应对方法,既平息了大家对曹丕舆论,又造出了大家对杨修和曹植的舆论。

为了那个世子之位,你曹植竟然敢指使杨修构陷大臣,离间父子?!

这不仅让己方从事件中跳脱出去,还让对方卷入泥潭,无暇自顾。

那曹操为什么因为此事更加厌恶杨修呢?

《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中说∶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君主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谨守慎密,不会随意地说话。”

你杨修作为我最疼爱的儿子曹植的谋士,做事竟然如此不周密。打狼不死,反被狼咬。在某一件事上,如果你不能一棒打死对方,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那你就是给对方发挥的空间。

况且身为谋士应该充分了解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兵法精髓,应该预判得到对方下一步行动。你连对方的应对之策都预判不到,以后怎么给我儿出谋划策?

两个团队的水平,高下立判!

ANALYSIS THREE!!!

至于贾诩暗助曹丕,没什么好说的,

不要误会,我说的是贾文和的说话艺术。

一个字,绝!

绝在哪里?

首先,不明确发表自己的意见。

“思袁本初、刘景生父子。”

短短九个字,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却什么都说了。

接下来这点,是这件事情所展现的贾诩的说话艺术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更是堪称人与人沟通的万金油。

怎么让别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平铺直叙的去陈述。而是以发问的形式让对方自己思考出问题的答案。

因为人,最相信的其实还是自己。陈述观点其实是强行输出,肯定不如他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ANALYSIS SUPPLEMENT☆

三件事不都分析完了吗,怎么还有?

是的,还有!

这一段我们先来说杨修之死。

杨修的被杀,除了他站错队,除了他妄猜上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这就要从杨修的家世说起了。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什么家族呢?

是一个家世显赫到可以与袁绍他们家媲美家族。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而弘农杨氏,是五世三公。

杨修的父亲杨彪,现如今就任太尉一职。

而杨修有两个舅舅,

一个叫袁术,一个叫袁绍。

还记不记得,之前我们介绍过,袁绍有个反叛曹操的外甥,叫高干。而且这个高干还是曹操亲自率军平定的。

垂暮之年,或许曹操回忆起了来自袁绍外甥的PTSD

于是,杨修over!

临淄侯曹植最终失去了这个还算有些才智的谋士。而他身边所剩之人,皆是书生。

他,失去了所有机会。

话说回来,曹操到底有没有想过要立曹植为世子呢?

我认为是有过的。

理由倒不是简单的因为他爱曹植之文才,更不是因为曹植长得帅(神清骨秀)。

他最看中曹植的,是曹植在文坛中的地位,在天下儒士心中的分量。

要得天下,就要先得士林之心,四海之望。

然而曹操这一倏忽间的想法也被曹植和他的智囊团拙劣的政治水平所击散。

不论怎样,曹丕获得了这场储位之争的最终胜利。

也正是如此,司马懿日后才能在一场场惊天之变中逐渐化龙,腾于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