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多次担任令尹这一要职,每次获得任命时,他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的神色;多次被罢免职务,他也没有显露出怨恨恼怒的表情。而且,他在卸任之时,一定会把自己在任时的政务情况毫无保留地告知新上任的令尹。这个人究竟怎么样呢?”
在此,“仕”这个字,其本义是指做官、任职。“三仕”表示多次出任官职。“令尹”是楚国的官职名称,是当时楚国的最高官职之一,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和责任。“喜色”指的是因为好事、喜事而在脸上表现出的喜悦神情,反映了内心的欢喜和兴奋。“已”在这里意为停止、结束,具体指被免除官职、不再担任职务。“愠色”则是由于不满、怨恨或生气而在脸上呈现出的不快、恼怒的神情。
孔子回答说:“他可以称得上是忠诚了。”子张接着问道:“那他算得上是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道:“不知道啊,仅仅凭这些,怎么能说他达到仁的境界了呢?”
“忠”字,含义丰富且深刻。在这种语境下,它主要指的是对职责的尽心尽力、对君主或上级的忠心耿耿,以及在面对权力的得失时能够保持坚定和稳定的心态,不因个人的荣辱而改变对职责的坚守。
子张又问道:“崔子杀害了齐国的国君,陈文子拥有四十匹马这样可观的财富,然而他却舍弃了这些,毅然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于是又离开了。再到一个新的国家,他还是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像我国的崔子。’然后再次离开。这个人又怎么样呢?”
这里,“马十乘”中的“乘”是古代的量词,一乘指四匹马,“十乘”即四十匹马,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违”指离开、避开。
孔子回答:“他可以说是清白的。”子张追问道:“那他算得上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啊,这怎么能算达到仁了呢?”
子张通过详细阐述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的具体行为事迹来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分别给出了“忠”和“清”的评价,但对于他们是否达到了至高无上的“仁”的境界,孔子都予以了否定。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仁的高标准与多层次的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