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过手,笑一笑,未必能当好同志,但至少是不怎么见外了。
果然,握手过后,本来看着很严肃的江怀严,就再次笑了笑:
“文峰同志,你能早早过来,真是太好了。
本来呢,你刚来,应该让你休息一下,先熟悉熟悉环境的。
但是大家都对你的这个剧本很好奇,也很上心。
尤其是你做的脚本画跟配乐,真是做的太好了。
实不相瞒,只是看了你的剧本,感觉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在看过你附带的脚本画后,更加令人惊喜,那画面感是扑面而来。
然后你还亲自配了乐,再次让我们吃惊。
我们已经听录音部的同志过来演奏过了。
怎么说呢,那些配乐啊,太好听了,简直就好像让人身临其境一样。
所以啊,看到你来,大家都等不及了。
希望你能累一下,赶紧给我们讲一下你的创作思路,好让大家解解馋。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想跟你商量一下。
不过那些事情嘛,等你讲完创作思路再说,你看可以吗?”
文峰听完后笑道:“没问题啊,我随时都可以。”
“那就好!”江怀严笑着道,“这样,趁着人都在,我们立刻去会议室开个研讨会。”
江怀严雷厉风行,既然说了开会,那就要开会。
好在会议室就在同楼层,出了大办公室,走一会儿就到。
进了会议室后,江怀严这才挨个给文峰介绍文学部的同僚。
介绍完同僚后,江怀严就拿出文峰的那个《牧马人》剧本,让文峰当场介绍一下他的创作思路。
至于其他人,则全都拿出钢笔跟小本本,做出一副随时记笔记的样子。
看到这个情况,文峰也不怯场,站起身,直接就开始开讲了。
“《牧马人》这个故事,其实是我之前下乡插队时候想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表面看来,是讲苦难跟爱情,实际上是在讲自我救赎。”
接下来,打开话匣子的文峰,开始洋洋洒洒的讲他的创作思路跟理念,以及具体的剧情。
本身文峰看过《牧马人》这个电影,还看过很多后世人的点评,所以有什么优缺点,哪里可以改善,那是一清二楚。
其实这个电影之所以成功,有很多主客观因素,但在那些因素里面,故事本身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原版故事本身还是减分项。
毕竟很多人都评论说,牧马人的故事有些太假,尤其是许灵均的父亲,太脸谱化,公式化,显得不真实。
这个问题主要是出在小说上,毕竟原版只是个不到一万八千字的短篇小说,很多内容都没写,且张贤亮写这个小说的时候,其实对真正的美国华侨也不了解,都是根据自己道听途说的那些刻板印象设计的。
真要论剧情,《牧马人》比《第二次握手》差远了,而且《第二次握手》在拍成电影之前,小说的流传度远远高于《灵与肉》,等于是《第二次握手》这个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就自带流量。
可实际上呢,《第二次握手》这部小说很出名,可拍成电影后,效果却很一般。
反倒是故事情节简单的《牧马人》,拍出来后成为经典,口碑票房双丰收。
那么,这个电影的成功之处在哪儿呢?
答案很简单,其实是人物的塑造!
这时期,电影塑造人物的时候,大都很脸谱化,显得很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