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琛马不停蹄地赶到,在前台等待的间隙,他看到墙上挂着集团历年的投资成果展示,心中压力倍增。终于轮到他,走进那间弥漫着浓厚商业气息的会议室,厚重的窗帘拉着,只透进几缕光线,让室内显得有些压抑。
接待他的是投资部的张经理,一位戴着眼镜、眼神犀利的中年人。陆景琛再次开始他的介绍,这次,他更加注重细节,将姜辞忧公司的团队优势、企业文化都一一剖析。
张经理边听边翻阅资料,时不时打断他:“陆先生,我看你们的管理架构有些臃肿,决策效率恐怕不高吧?还有,市场推广方面,你们似乎缺乏创新手段。”
陆景琛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耐心解释:“张经理,公司目前确实在架构调整,已经有了详细的优化方案,很快就能精简高效运行。至于市场推广,我们正在筹备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的新趋势,绝对能吸引大量客户……”
这场谈判同样艰难,张经理最后给出的答复是:“我们需要内部评估,会尽快给你答复。”陆景琛知道,这又是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但他没有退路。
午后的阳光炽热,陆景琛奔波在城市各处,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西装变得皱巴巴的。他顾不上这些,又冲向一家家潜在投资人的公司。
有的投资人一听是为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拉投资,直接拒绝见面;有的在听了介绍后,冷嘲热讽,认为这是一场必败的冒险。每一次碰壁,都像一记重锤砸在陆景琛心上,但他眼神中的坚毅从未消散。
在一家小型投资公司,陆景琛遇到了一位年轻气盛的投资人王总。王总刚从国外回来,带着一股新锐的气息。会议室布置得很时尚,墙上挂着现代艺术画作。
陆景琛一开始介绍,王总就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当陆景琛提到姜辞忧公司的创新理念时,王总的眼神有了一丝变化。
“陆先生,你说的这个理念有点意思,不过,我怎么知道你们能落地实施?”王总坐直身子,质疑道。
陆景琛察觉到转机,立刻详细讲解实施计划,从人员配备到时间节点,一一说明。王总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这场谈判持续了很久,最终王总表示:“陆先生,我对你的方案有点兴趣,不过,我还需要和团队商量,你等我消息。”
陆景琛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尽管前路依旧艰难,但这一丝希望,让他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傍晚时分,城市被夕阳染成橙红色,陆景琛拖着如灌了铅一般的双腿,回到车上。他的嗓子干涩沙哑,手机里显示着十几个未接电话,都是合作伙伴和朋友打来询问进展的。他没有精力一一回复,只是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想着一天的谈判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规划明天的行程。
明天,他还要继续为姜辞忧的公司四处奔走,哪怕困难重重,他也绝不放弃,因为姜辞忧,就是他心中最坚定的信念,是他无论如何都要守护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