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一一都安排好。
“建设, 分家了,什么感受?”
赵建设回头看向赵云舒,这问题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没有多大的感受,就是觉得长大了,压力大。”
还压力大。
“如今你考上大学了,学校有补贴,按照你的消费,完全是够你生活的。”
虽然赵云舒不知道赵建设平时的花销,但是从他的穿着来看,完全是够的。
而且到了京市,想要挣钱,还是挺容易的。
“这下,你可以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虽然婶子和叔如今算是跟着建设的,可他们两老,也还算年轻,一年到头也能挣到不少工分的,不补贴其他俩儿子了,完全就是够他们老两口吃的。
“姐......”
赵建设对京市是陌生的。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有几分忐忑的。
“学校大门口距离我住那里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而已,你长大了,总不能一直待在你爹娘身边,努力一些,可以在京市买房子,到时候把他们接去京市享福,这有什么的。”
在京市安家,在京市买房子,甚至接父母去享福,十年内能完成就是好的。
十年内的小目标。
“姐,这是不是有一些远?”
“不远。”
不过这一番话,一下子冲淡了赵建设的忐忑不安了。
家就这样分了。
在回去的路上,祖孙两个凑在一起,小声的说着刚才分家的情况。
“这分家了,我才看清楚大河媳妇和二河媳妇,三河娘想要留出三河娶媳妇办酒席的钱,她们还不愿意,咋啦,娶媳妇不要钱?”
赵云舒还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一出。
“是搬出去住,还是住着如今的老房子?”
赵奶奶板着脸说着,“他们不想搬出去,不过房地基给他们分了,如今这老房子,暂时分给三河那小子,不过他一家出了二十块钱,盖好新房子之前,暂时住在老房子里面。”
有压低声音说,“三河考上了大学,以后基本上都住在城里了,就是要回老家,怕也是过年才会回来,这老房子,算是他以后回来的落脚处。”
考虑的很是周到。
“等着吧,这考上大学的,可比在农村挣工分的强,这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就敢给小叔子脸色看,后悔的还在后面。”
赵奶奶活了几十年了,也见过不少事情的。
“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
赵奶奶认可的点头,“三河那小子也算争气,怕是憋着一口气,考上大学。”
侄子家的事情,她虽然是亲婶婶, 可也不好伸手太长,管别人家的闲事。
这分家的事情,很快就传出去了。
让不少人吃惊。
中午还在办升学宴,怎么下午就分家了。
“赡养怎么写的?”
“等三河大学毕业,也就是四年后,开始赡养,你爷爷知道如今物价上涨,有粮食和米油,每五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百分之二十。”
“爷爷考虑的远。”
自家老头子如今退休了,当年可是一村之长。
后面跟着赵爷爷和赵大队长,父子两个也在说这个赡养这事。
“老大,以后写这赡养,一定要把这个上涨写进去,不然的话,十几年后,还按照如今这个标准给老人赡养费,那不是要饿死?”
“爹,我知道。”
赵爷爷长叹一口气说,“如今外面都改革开放了,还听说土地承包,到时候你这个大队长就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