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恭喜你啊,当奶奶了。”
“三婶,你孙女起名没有?叫啥名字?”
“三婶,怎么没看到你孙女?没和你一起回来呀?”
“三婆,你可算是回来了,我都想你了。”
“是啊,走了大半年。”
“才大半年吗?我感觉好几年了一样。”
“我也是。”
“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啰。”
“可不是,我听说三婆在蓉城买了房,还以为你要搬家……”
“……”
林素娥看着一张张鲜活的脸庞,心情极好,尽量回答:“嗯,回来了。”
“哈哈,谢谢你的祝福。”
“起了,叫赵宝贝,小名贝贝。”
“没带回来,媛媛还在坐月子,贝贝也没满一个月。”
“那不能够,外面再好,也没有村里好,人都不认识几个。”
听到最后那句话,众人纷纷附和。
“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外面大城市再方便,我还是不愿意搬出去。”
“我也是。”
“我家儿子在蒲县开了个小卖部,买了一套房,想喊我一起搬过去,我都不愿意。”
“城里是方便,但是房子又矮又小,住进来不安逸。”
“城里啥子都要钱,我在村里种地,再随便种点儿菜,一年到头都花不了几个钱。”
“可不是?”
“再说了,我们走了,屋头的果林咋个办?那些小年轻出去做生意,要是遇到运气不好亏了至少还能补贴一二。”
“是啊~”
“……”
林素娥表示赞同。
按照他们村现在的经济水平,不一定比城里上班挣得少。
而且,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能形成风险对冲,不至于一旦生意失败全家就破产。
“三婆,我家初五请客,一定来吃饭哈。”
”我家初八。”
“还有我家,初四,我过生,三婶你可别忘了。”
“……”
林素娥:“不会忘,不会忘。”
有人调侃:“三婶,你当奶奶了,也是个喜事,要不要请我们吃个饭庆祝庆祝?”
“对啊~”
“三婶,好久没吃你家饭了~”
“……”
林素娥暗道:也不是不行。
等媛媛出了月子,正好请客让村里人认识一下贝贝。
于是,她点头:“行,到时候请你们。”
“三婶大气。”
“好嘞。”
“到时候我一定来。”
“……”
最后,林素娥站在村里聊了整整2个小时,才和意犹未尽的村里人分开,往家里走。
赵春兰他们早就先回去了。
她一到家,赵春兰就给她递了一杯热水上来:“妈,回来了,喝口水。”
林素娥接过,一口喝完。
“再给我接一杯。”
赵春兰点头:“好。”
一边倒水,一边笑道:“妈,你不知道你走了之后村里人多想你,碰到我就问我你啥子时候回来,你在村里人缘第一好。”
林素娥笑了笑。
有钱之后身边都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