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准岳父来了(1 / 2)大明之风骨首页

万历皇帝真的遵循李太后的懿旨,下旨让朝中大臣参观暖棚种植,并总结经验写报告。

不过,也不是文武百官全都来,而是责成工部办理此事。

巧了,工部尚书恰好是李兰泽的父亲李幼滋。

张静修还一度怀疑万历皇帝是不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已经知道了他与李兰泽之间的哦,好像想多了,其实什么都没有。

事实上,古代的工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也就是说平常捞不到多少油水,但权力与管辖范围不容小觑。

它掌管着全国的工程建设、屯田水利、山林捕猎、杂项产品等,相当于后世的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粮食局以及部门型制造业企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

万历皇帝下的旨,而且尚书也是数得着的大官儿,张静修自然是要全程陪同参观的。

李幼滋带着一位侍郎、两位郎中、四名主事、以及部门中若干小兵小将一道来了。

朱翊镠虽然本性难移,仍将“本王、本王”挂在嘴边,但他现在俨然不像曾经那个高高在上人人畏惧的潞王殿下。

如今,他每天和锦衣卫在一起忙着打理“潞王果业”的生意,闲时也喜欢找流民或村民聊天儿。

话痨可不是白叫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肖家村,人们更愿意将他当作是“潞王果业”的老板,而不是潞王殿下。

朱翊镠自己也不在意。

况且,张静修很早就提醒过,在肖家村,平常最好不要有潞王。

所以,这次李幼滋带部下来观摩,朱翊镠也没有以潞王身份嘚瑟地抢在最前头。

这里原本是数他地位最高,但他自觉跟着张静修。

千百年来,所谓的参观考察,多半都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多大作用。真正有内涵的东西,用肉眼通常是看不到的。

这次也不例外。

本来,大棚种植的理论基础与原理也很简单嘛,无非就是保证各种作物成长所需要的温度与条件。

道理一说出来大家都懂,确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新鲜的只是大棚种植这种模式。

因此,参观的时间并不长。

参观结束后,一众人进大棚休息室稍作休息。

张静修有心,关键他凭直觉,感觉到李幼滋有话要说,而且肯定不是有关大棚种植的问题。

那剩下,两人似乎只有一个共同话题:李兰泽。

对李兰泽,张静修谈不上什么感情,只停留在她是一个聪明倔强不轻易服输的女孩儿上。

这个话题,自然不希望有旁听的吃瓜者。

于是乎,休息片刻后,张静修直言不讳地道:“小猪同学,你们暂且出去,我想与李大人单独说几句话。”

朱翊镠诡谲一笑,很自觉地出去了。因为他不止笑侃过一次,李幼滋是张静修的“准岳父”。

朱翊镠都出去了,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一个不留,全部出去。其中有些知道张静修与李兰泽的事,有些并不知情。

这样,休息室就剩张静修和李幼滋了。

因为李幼滋是张居正的铁哥们儿,经常出入张大学士府,张静修对他一点儿都不陌生,知道这位人称“李三壶”的叔叔,一坐下来就离不开茶,所以亲自给斟了一壶。

老熟人,李幼滋也不客气,自斟自饮,饮完一杯,道:“贤侄啊,有几句话一直想问你,但又不知如何启齿。”

“李叔不必客气,有话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