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准确地说,是在学校时学得不得法。” 小芹的语气很肯定。
“怎么说?” 戴尔显得饶有兴趣。
“你上过那种语言课吗?老师用中文给你分析长长的英语句子,主谓宾定状补,然后你就知道了那句子最准确的翻译,可你念起来却是磕磕巴巴地。这就是我最早接触英语时的学习方法。“ 小芹的表情耐人寻味。
”听你讲话像是广东、福建那边的吧?“小芹抿了一口咖啡,不经意地问。
”嗯,我老家潮州的。“ 戴尔答道。
“是吗?听说你们那里都是大老板呐。”小芹露出羡慕的表情。
戴尔笑了笑,“其实背后都是大家抱团努力的结果。单靠一人之力可不行。”
小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香港无线的工作人员发来短信告知了面谈地点和具体时间。
小芹看了看表,对戴尔说:“我得先走一步去见那位投资人了。”
戴尔表示理解并祝她好运。
小芹来到约定的豪华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简单寒暄后,小芹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的创意和规划。
小芹打算拍摄一部动作片,是以八十年代中期震惊全港的抢劫珠宝行的案件为故事梗概,展现那时全港的生活风貌。同时,交代抢劫犯怎么从一个贫穷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又怎么在监狱中度过余生。而他的孩子却是考取了名牌大学,但一直不与他相认,直到他去世。
从怎样用独特的视角展现香港的人文风情,到怎样启用群众演员和拍摄场地的选择。小芹把她对这部揭示人性善恶的片子的构想对投资人娓娓道来。这位投资人一直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
等小芹说完,投资人竟然轻轻鼓掌。
他微笑着开口:“你的想法很新颖,也很贴合香港文化的多元性。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您请说。”小芹态度谦和。
“是这样,这部片子一定有不少枪战镜头,不少场景都是在监狱里拍。为了让电影不要太难看,我想,多拍些抢劫犯家乡的镜头,他老家是潮州的,那里文化很独特,你们可以去看看,找找灵感。”投资人语调恳切。
“我理解,看得出您经常看电影啊。我们现在把这叫电影周边,一般拍过电影的地区,都会有人去那里的景点旅游,很好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呢。”小芹笑着说道。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可以为你们去那里拍摄先疏通关系,我老家是那里的,我们那里有很多美食的,去尝尝吧。”投资人开心地笑了。
和投资人签订完协议后,小芹联系了戴尔,告诉他,给自己的影片投资的是一位潮汕商人。
其实小芹在心里还感激着一个人,那就是群莉。她是从群莉那里听到这个抢劫珠宝行的故事的,她约戴尔一起去赤柱的监狱看看。
戴尔似乎很戒备地问了一句:“去那里看什么?”
来到赤柱监狱,在那扇沉重的铁门轰隆隆地敞开时,戴尔问小芹:“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是不是在美国有过报道?可你当时应该还在国内啊。”戴尔的语气里透着疑问。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怎么 ,你对这个案子很熟吗?”小芹突然想到戴尔可是知名律师呢。
“这个案子我没有介入,但这里的警官我认识几位。”戴尔说道。
小芹盯着戴尔看,满眼欣喜。两人相视一笑,感觉想到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