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大儒公孙尼子(1 / 2)复秦,覆汉!首页

负责张诚礼仪训练的是一个儒生,就是之前张诚在小村丧礼上见到的那个高冠的青年。

儒学起源于周代的礼仪典章制度,因为孔子在鲁国曲阜讲学而发展大兴,孔子死后,儒学门派林立,几代人之后,学术的中心就从鲁国的曲阜阙里,转移到了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公孙尼子就出自稷下学宫。

齐国是七雄中最富庶的国家,临淄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齐国富足、安逸、文华鼎盛,稷下学宫汇聚了天下几乎所有学派的名家讲学,学宫门人做到上大夫的多达七十余人。文名权势煊赫一时。公孙尼子在稷下学宫求学时学宫的大祭酒是著名的儒者荀况,公孙尼子在此时拜入荀况门下成为了入室弟子。

荀况生在赵国,名声地位盛在齐国,荀况在卸任稷下学宫大祭酒后,先后入楚成为兰陵令,又游学入秦。荀况人脉弟子在齐楚秦三国都煊赫一时。周游七雄中的四国、以一人教化天下最强大的三国,在战国末期的学者中,没有人比荀况影响更大的。

在入秦的荀况门人中,李斯的地位最高,以一份《谏逐客书》闻名,至今已经做到了秦国廷尉,而李斯和公孙尼子同门的韩非虽然著作丰富,却因为李斯妒忌下场最悲惨,被李斯陷害在狱中自杀,同门的张苍以数算才干见称,目前在秦国朝廷中作一个小官,公孙尼子则因为自己所长并非治国理政,专长是秦国政坛所不喜欢的礼乐之道,始终赋闲,也因为觉得自己同门的师兄们并不值得依靠,干脆远避上郡,靠主持祭礼为生,也在这个远离权力纷争的地方,继续打磨自己的学问。

但是没想到,即使是远避咸阳北方和匈奴接壤的上郡,仍然能被秦国的王子找到,并且要求他来教导一个六岁孩子学习礼仪。

教导一个六岁的孩子,公孙尼子并不感兴趣。这是非常低层次的蒙学的范围,对自己这样的学问大家来说,做这份教导近乎于羞辱。何况还要手把手帮着这个孩子把他的事迹写成奏对,教他一字一句背诵。

但是这个孩子的事迹,也确实有可观之处:被匈奴蛮人掳掠一路保持镇定不恐惧,心思细密机巧,诱使匈奴人相信自己,承便用碳气杀了几十个蛮人。这份胆气、镇定、心机,确实也不是一个普通小孩能做到的。

“或者可以在这里收一个弟子?”作为稷下学宫的大才,公孙尼子很熟悉一个学派运作的方法,师者要专精一个领域更要有独到著述,除此而外,还要有能扛旗能打的弟子,简单说就是老师能打、弟子能打、门派人数众多。自己的老师荀况就是这样的人,也因此走到哪里都被奉为上宾。

自己的礼乐之学在秦国这里不太受重视,比起齐鲁来,秦国是一个太粗陋的地方。这里的人只喜欢两件事:种地作战。对礼仪不讲究,对音乐不喜欢。公孙尼子常常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留在秦国,还是该回到齐国,或者哪怕到楚国呢?那些国家的文风更繁盛一些。

但是自己的老师荀子在游历秦国后,也认为秦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最终解决天下征战的,只能是秦国,而且是以秦国一统天下为结果。

事实上这也是最近这些年天下智者们一致的看法。在武力上,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秦国相匹敌,而秦国扩张的态度也是非常清楚的,六国的王侯都只想苟延残喘,过一天算一天,只有秦国始终在厉兵秣马不断征战。常言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但是看这态势,秦国每次征战都只会变得更强。

现在即使回到齐国,除了在临淄能享受到短暂的繁华,但是并不能获得永久的安定,更无法躲开被秦国征服的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