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衡山(2 / 2)修仙:从做农妇开始首页

……

大约距今一百年前,一块天外陨铁忽然间砸落到了九州八荒的一处空地,那陨铁猛地迸发出一股强悍的金光,金光直冲霄汉,席卷四海,霎时间日月失色!

而在这之后天地风云骤变——这“神光”竟赋予了一部分人新的能力,使之可以控制一部分自然界的元素为己所用,而经过不断求证,人们发现可供部分人控制的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和从前那些古籍中提及的五行堪称一模一样,因此这部分能控制五行元素的人被称为“修士”,还有人立刻开始到处翻腾“修真”秘籍。接着没多久,皇权颠覆,科举废除……整个世界开始进入了新时代。

而她们所在的这个门派,就像刚才那首歌里唱的,是南岳之中的衡山,是当今比较有名的修真门派之一。距离修真界现在最大的门派终南山还不算特别远,而且近几年发展来发展去,其实还跟终南山差不多从门派上合并了,从一个孤零零的门派变成了隶属于终南山的一个分派。总的来说属于背靠大树好乘凉。

不过,由于修士们生殖能力弱并且修士和修士相结合所生下来的后代极难存活,就算孩子不曾夭折,也极少遗传到修士们控制五行元素的资质(灵根),近年来也就不乏有和凡人(没有灵根的人)通婚的情况在修真界蔓延开,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多少人真的有灵根,即便有灵根,也极少有人禀赋出众,所以就算招收了不少新生进门,资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可即便如此也需要有人照应着这帮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大多数比较有头有脸的门派都会招收部分凡人或有灵根但却禀赋微乎其微的人给学生打杂。四喜和萧隐就是打杂的。

然而,和四喜这种双亲都是衡山打工人(外门学徒,凡人)还一出生就在衡山这个门派的不一样,萧隐是个纯粹的外乡人。

在和萧隐的聊天里,她了解到,萧隐是随母姓的,她爹具体姓什么连萧隐自己都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反正当年据说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她爹就无影无踪了。

当然,也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娘搞破鞋所以她爹发现不是自己的种就没负责,不过,更流行且自洽的说法其实是:她是个女的。

她出生在一个极其重丁轻女的犄角旮旯,那里不像衡山,不玩儿“丁女平等”这套,那里女人都不能上桌吃饭,生了孩子也不重点看有没有缺胳膊少腿,比起缺胳膊少腿这种只要抗住了就能勉强活的事,他们只认茶壶嘴,掀开被褥子一看,不止一个女的只凭她没把,就没了爸。

比如萧隐,多年来,她就是跟着她娘相依为命,小时候她不知道自己没爸,只以为自己是她娘一个人就生出来的,所以每次有人说她缺个血亲,她就觉得那是咒骂她娘,而她娘对她来说还是至亲之人,于是她每回听了谁说她娘的不是,那她就打,直到六岁她又把一个出言不逊的小丁孩抓住胖揍了一顿,丁孩惨叫着骂她没爹,说她只有娘,她这才知道,原来那个“爹”指的是另一个人。

说到这儿,当时萧隐没绷住,自己还笑了一下,四喜却已经是目瞪口呆了。

可这还不是最炸裂的。

在萧隐目前短短的二十多年人生里,她还做过很多奇事,比方说:

(一)拿锄头刨了粪坑并把粪水粪渣泼了挑衅她的丁人满脸满身;

(二)拎着菜刀夺门而出追了拿石子砸她家窗户的小丁孩三里地并险些剁掉对方大拇指;

……

不过,其中,最炸裂的还是应该数她连续十多年都去参加扶摇节,但却没任何一次真的被哪个门派选中了。

“扶摇节是什么?”四喜好奇道。

萧隐:“扶摇节其实就是指各大门派招生时开大会的那天,那天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堪比过节,于是就用了个‘节’来说。不过这节其实本来叫‘挑人节’,可我们那儿有个乡绅,喜欢咬文嚼字,觉得‘挑人节’太俗,而那些‘来挑人的’还都是或御风或御剑过来的,看起来似乎有典故中的‘扶摇直上九万里’之能,而且被选中了的人,据说也能脱胎换骨,从此平步青云,和‘扶摇’的意思也相近,因此,他就带头把‘挑人节’改成了‘扶摇节’。”

四喜听得云里雾里,但却抓住了重点:“你刚才说你经常去?”

“对。”萧隐坦诚道:“去了十多次,一次都没被选上。”

四喜迟疑:“那你后来怎么……”

萧隐:“我写了一首诗。”

四喜:“啥???”

她看上去很震惊,虽然她们现在都是衡山的“外门学徒”,但是那也只是个挂名而已。真正的修真功法,她们是见不到的,她们能见到能做到的也就是粗活杂活,像什么吟诗作对,这种风雅的事肯定是跟她们八竿子打不着一撇的,所以即便在衡山这么多年,四喜也从没听说过有哪个她身边的人居然会写诗。更何况当时的萧隐还没入衡山,大约还是个普通农妇,在那个重丁轻女的环境,她肯定一天学都没上过,这都能会写诗?

对此,萧隐很真诚:“我虽然没上过学,但这不代表我没偷学。”

六岁起她就时不常下地干活,往常,她路过了私塾,都会特意停一停,虽然说一般停不了多久,但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肯定也聊胜于无,于是累月下来,她会写诗了。二十岁那年,她就写了一首诗,而这也是她人生中所写的第一首诗:

「我有一洞天,藑茅生其间。虫豸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不知几时休?令我过玄关。负剑骑白鹿,吹叶下南山。」

诗名叫《学真》,萧隐给四喜看过。

当时,王四喜拿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反复看了半天,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抠。

这是她第一次见着自己身边还有人能写诗,不仅写了,还不是雪月风花的酸诗,而是有关修仙的。

也是这么一首诗,让连续落选多年的萧隐居然哗啦一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她的同门,还让当初负责招生的一位师姐也很震惊。

听说那位师姐还是终南山的内门学徒,非富即贵,天赋异禀,这人捏着萧隐的诗,看了好一会儿,也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她忽而掷地有声对萧隐道:“你过关!”

而这时,王四喜也看了半天,沉默了半天,终于,她耐不住抬头问萧隐:“你到底为什么想非要来衡山修仙?”

萧隐沉默了下,道:“不是来衡山。”

王四喜:?

萧隐:“我其实是想去终南。”

王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