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这封简短的密函,朱棣的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又好似被割去舌头,什么也尝不出来。
这是他的天下,他的江山,对于兄弟、儿子、官员和武林之间相互明争暗斗作为的帝皇的他有如何不知。
知子莫若父,他很清楚几个儿子的性格。长子高炽生性端重沉静,爱玩乐之物,但若让其执掌帝位则能固守天下。次子高煦生性高傲冷酷,若让其执掌帝位则天下战事不绝,百姓生灵涂炭。三子高燧意志不坚,易受蛊惑。若让其执掌帝位则奸臣宦官当道,天下民不聊生。
长子高炽不是帝位最佳人选他又如何不知,但次子与三子更不是这个料。要不是幼子高爔身患绝症,自幼体弱多病,无法活的长久。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必将成为一代千古帝皇。至于孙子一辈,由于尚且年幼,孰优孰劣不好妄自菲薄。
朱棣早就猜到待自己百年后他的孩子们一定会有一番争斗,但现在猜到了又能如何。难道要大力扶持太子,打压其他的皇子?不,傻子才会这样做。储君位子争斗的凶残是他切身经历过的,他原先就是皇子,更是皇位的有力继承人之一。
单论帝王之术他绝对是侄儿允炆拍马追三年也赶不上的,更别说其他。但在太祖仙逝帝位却传给了这个皇长孙,甚至还为其遗留诸多良策以应对自己在内实力强大的叔伯。至此,只要按照太祖的遗计行事便可稳固帝位。事实上他那允炆侄儿也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但唯独放过了自己这些强大的亲王。
此子虽然能行宽政,得士心,令百官臣服,受百姓爱戴。但却为人过于天真,轻易实行削藩之策,招诸多皇亲国戚反对。即使有太祖当年诸多的苦心栽培和元老扶持也无法挽回,以致最后一败涂地。
血泪之间的教训让朱棣铭感五内。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像侄子那样。有先人的百般爱护和丰厚的财富,却因为没有权衡大局的政策引起叔伯的强烈的不满而一无所有。
朱棣本来想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放在日后慢慢解决,毕竟自己还很年轻,没个一二十年还下不了这皇位。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几个儿子打算了,不过小儿子提出的计策还是要看看的。毕竟以杨小磊的妖孽才智相处的计策可不能奇异忽视的。
拿出三张小一些的宣纸一看,原本神色有些凝重的脸顿时一惊,渐渐的有惊愕转变为惊喜。看完一张后有小心翼翼的打开下一张,直到仔细的将三条计策看完为止。
“一策修学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我大明学府以国子监为之最。但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寻常百姓难以企及,无法做到教化百姓。
儿臣故此提出设立清华苑,以供寻常百姓能受百家之学训导之政,习武、兵、工、医药、艺术凡五学。
不仅如此,还要在各个行省的府、县、镇设立书院。各府设立大学学院三间,各县设立中学学院三间,各镇设立小学学院一间。今后学子将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的锻造才可入清华苑深造。而每年的将由专人前去应试,决定他们是否能升入上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