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还得去临海镇,淮川州一趟……
腊月二十,宋安宁带了一批人偶去淮川州,顶替了那边种植辣椒茄子的村民,找了一艘大船把人接了回来。
自从来淮川州种地,村民们分成三伙,每过一个月换一次人,倒也相安无事。
他们在淮川州买了不少东西,大包小包,坐在船舱里,乐呵呵地回家过年。
腊月二十二,宋丰和宋安宁去了府城,接回了在书院读书的小叔。
自从学子们知道了宋兴的背景,又从平安镇来的学子口中得知他侄女的厉害,整个书院没人敢欺负宋兴,甚至带着些讨好。
这些日子,他念书很顺利,心无旁骛,更比之前沉稳了不少。
小年过后,镇上也热闹了起来。
醉仙居和白芷师姐,临海镇陈家,药王谷,都送来不少年礼。
此时,宋安宁和香香正揪着头发,研究该如何回礼。
“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阿姐,你们为什么要送来送去的?
翻过来覆过去就是那点东西,送了东家又送西家,不仅是他们的,还有各个村民的,还有二爷爷家的……
啊……香香脑子快炸啦!”
“哈哈哈,小傻样。
人嘛,不在于多少节礼,就是那么个意思,关系不能断嘛。”
“也是……”
香香鼓着腮帮子,趴在桌上静静看宋安宁写着回礼单子。
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宋安宁抬眼看她,无声笑了下,找了件衣服给她披上,拿着单子悄悄出门了。
今日,豆腐工厂还有最后一批货要出,王迎儿和柳氏忙得中午都没回来吃饭,只垫了一口。
张氏在厨房里和秦元英说话,看到门口露出宋安宁的小脑袋,就知道这丫头找她有事。
“怎么啦阿宁,你可好久都没跟阿奶一处好好说话了。”
“嘿嘿,那走呀,咱们俩说悄悄话去。”
“走!”
张氏像个小孩儿似的,拉着宋安宁偷偷摸摸地回了屋。
“阿奶,这是节礼单子,我念一遍,您听听,也帮我拿下主意?”
张氏傲娇地扯过单子,顺便还捏了一下孙女的脸蛋。
“哼!瞧不起谁呢!我可跟阿远阿月一起认识了不少字,还会写两笔呢。”
“哈哈,是我的错。
那请阿奶过目吧。”
祖孙俩一边研究一边说起各家的事儿,将礼单核对好以后,她又说起了外祖一家。
“前两日听阿娘说,过年的钱和东西都送去了,老太太又回了一只鸡和一只大鹅。
许久不见他们一家,现在如何了?”
“好着呢。你那个小舅舅在牢里受了苦,也知道干正经事了。
听说他们用你娘给的养老银子买了一亩地,剩下的留着过日子,还不错的。
倒是你二婶娘家,不太平啊……”
“咋啦?又来要钱?”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