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宋辞礼出差至姑苏,空出时间专门去了一趟陵园,同舒家父母和舒老爷子夫妻说了说话。
还未到姑苏梅雨时节,天儿正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这一年来,守卫大爷早就同宋辞礼熟了起来。
以前总是一个小姑娘来看舒家那对年轻夫妻,后来就是小姑娘带着她男朋友一起来看。
现在结婚了,经常来的倒是小姑娘的老公了。
偶然交谈得知,说小姑娘去了敦煌那边修壁画,厉害着嘞!
就是夫妻俩聚少离多,守卫大爷看宋辞礼年纪轻轻的,提起妻子时满脸笑意,倒是个沉稳可靠的人。
宋辞礼祭拜结束,走到门口时,大爷随口问道:“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看看?”
守卫大爷记得每年清明夫妻俩都要一同来一次,这才三月中旬。
宋辞礼站定,同大爷说着话:“出差,便过来看看。”
话音落下,大爷赞赏的眼光便也跟着落到宋辞礼身上。
晚些时候,宋辞礼又回了趟舒家院子,看了看崔奶奶。
德生爷爷老了,陪了舒家三代人,见过小濯缨,便再没有什么遗憾了。
— —
致吾妻妤妤:
出差回了一趟姑苏,去看了看爸妈,同老爷子和奶奶说了会儿话。
柳枝将整座姑苏点缀成了一幅春日盛宴图,蜿蜒的青石板幽幽伸向远方。
崔奶奶身体还算硬朗,总是念叨着要做樱桃肉,说你爱吃。
院子里的玉兰花枝繁叶茂,开得妍丽,我忽然想起当年的你一身海沫绿的旗袍站在客厅里的模样。
妤妤,陌上花开矣。
2019.3.18
— —
致吾妻妤妤:
许是春日里,小濯缨近来总是咿呀着想往外跑。
洛女士又怕小孩子吹多了风着凉,索性天天抱着小濯缨去玻璃花房。
臭小子烦人得紧,一见着花房里的花就开嚷,也不让抱。
在被揪掉一株兰花,又被打碎了一盆墨菊后,洛女士终于忍无可忍。
叫人将低处的花全部挪走,又给花房铺上了层海绵垫才作罢。
写到这里的时候宋辞礼笔尖稍顿,抬头看向窗外。
明月悬挂于天幕,皎洁的光辉透过玉兰花间,沁人的花香随着月光一起跳上窗台。
此刻的妤妤在做什么呢?
宋辞礼猜想,定是还没有睡。
或许还苦埋于书桌前,记录白日里所碰到的壁画病理症状以及修复注意事项。
低头轻笑一声,宋辞礼如同往常一般写上了落款。
勿念盼归。
2019.3.26
……
周末,宋辞礼休闲在家。
小濯缨一岁多,正是闹人的年纪。
洛女士到底是上了年纪了,白日里带带也就罢了,夜晚里是带不住小濯缨的。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离了母亲的缘故,小濯缨其实很没有安全感。
尤其是舒静妤刚离家的半年,几乎夜夜小濯缨都要哭闹。
后来便是宋辞礼一手带着人睡觉,以至于家里的育儿嫂晚上都不用照顾小濯缨。
宋辞礼抱着小濯缨出现在客厅的时候,只有厨房里准备早餐的人和育儿嫂在忙碌着。
小濯缨早上七点要喝一次奶,育儿嫂也得提前起来准备好。
“宋先生。”
育儿嫂将温度适宜的奶瓶递给了宋辞礼,垂着眸便不再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