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这学生有点意思!(1 / 2)重回1983:我的文艺时代首页

火车上,陈长贵摸了摸身下的新木箱,这是这辈子的爷爷和父亲给自己赶制的,用的是最好的泡桐木,轻便实用,父亲和爷爷打磨了一整夜,虽然样子有些土气,但在他心里比后世任何奢侈品都来的贵重。

竹筐里有奶奶和母亲准备的腌萝卜和糟菜,她们一辈子最远的地方就去过县城,对大学生活没有概念,对京城有多远也没有认识,以为上大学和过去孩子上高中差不了多少,就是离家远点,回家的次数少点,生怕孩子上学时没菜下饭,所以足足给做了几大竹筒。

陈长贵对现在的家满意到了极点,再活一次的他看破了许多,也豁达不少,亲人们的唠叨和关爱他都得带上,挑着扁担上大学又怎么样,土鳖又怎么样,老子一个多活了几十年的老妖怪还在乎别人怎么看,随便你们,我挑的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小伙子,来吃花生瓜子,大家也吃!”

中年大叔一看就是经常出差,他熟练的从货架上拿下“上海牌”帆布包,拿出水杯和一大包零食,放在中间的桌子上,热情的招呼着陈大福和周围的同座乘客。

这时候的人都很热情,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疏离感,一看有人拿出了零食,也都纷纷掏出自己准备的吃食,小桌子上一下就堆满了各种特产。

陈长贵和中年大叔的对话自然逃不过同座的几人,不仅是同座,前后两排的乘客也都探头看了过来,华夏人天生就带着读书出人头地的观念,大伙就顺着这个话题就聊了起来,

“厉害啊,京大的大学生,我还是第一次见,小伙子,吃水果,这是我们家乡的柑橘!”

“可不,京大的学生放在过去,那都是进士状元!”

“我们县今年考的最好的也就进了省城大学!”

这个时候,高考才恢复五年,大学生可是个稀罕东西,更别说京大的大学生了,陈长贵很快就成了车厢里的明星,没一会儿,大半个车厢都知道了有个京大的新生同车,手里也塞满了热心乘客递来的各种吃食。

“谢谢!”

陈长贵也不客气,从竹筐里翻出弟弟妹妹给他准备的各种山里特产,招呼大伙一起尝尝,周围的陌生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陈长贵和对座的中年大叔聊的最多,也最投机,

“小伙子,你老家在赣省?”

陈长贵摇了摇头,

“我家在闽省安宁县,只是从洪城上车,大叔,你是哪人,经常坐火车出差吧?”

“我是浙省供销社的业务员,姓陶,叫陶向东,一年有半年都在全国各地跑,火车和我家差不多,这次和你一样,也是去京城!”

这个年代,供销社业务员可是正宗的“金饭碗”,薪水和社会地位不是一般的高,而且见多识广,有关系有门路,几乎都善于交际、精明能干,等过几年,国内的下海潮一来,有胆量自己单干的,不出意外分分钟都能发大财。

“那我喊你陶叔,我姓陈,叫陈长贵!”

“陈长贵?”

中年大叔陶向东笑了,“呵呵…小陈,别怪我多话,你怎么不趁办户口时改个名字,这点事在你们老家应该不难办吧?”

“家里人和乡里的干部都劝我改过,但我不想改,爹妈给的名字为什么要改?”

“嗯!”

陶向东愣了片刻,赞赏的看着对面的年轻人,再次伸出了大拇指,

“这话说的有脾气,不忘本,小陈,你以后绝对差不了!”

“呵呵…我想也是!”

“哈哈…有意思,听你说话,可真不像山里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