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活着必须适应环境(1 / 1)四十年眨眼间首页

高考考场就在家门100米的地方,爸妈也没有人送我,爷爷奶奶也不懂,好像我们这个小区都没有送考的,就是门口考个试罢了。从努力的形式上看吧,反正前面备考的这半年加上居家的二十多天我基本上没有在凌晨3点前睡觉过的,但是我对于物理卷子的复习完成界面还是比较糟糕,但是想着还有三门主课呢。最后我记得在爸妈的大房间我坐在地上查了考试的分数,二本分数线都没有搭上,差那么一点,落差就在物理这课上。一下子哭到死去活来,我妹说我可能绝食了一周吧。爸妈也没有骂我,已经都绝食了,估计也怕出啥事情,后面应该是我爸去问了复读的情况,我都已经决定复读了,因为一直以来觉得比较勤奋的自己,不能考上大学是不能够接受的。好像还去参加了两天的暑期培训班。

***大学统招的大专招生了,高等技术学院,专业是***经营管理。后面改成社会学院了,也许在我们那个阶段是偏前面房地产部分,后面慢慢偏社区管理部分了。

那如果我仍然坚持复读会不会不同,那怎么从复读变成去读大专,已经不记得中间的过程了,因为这个专业让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也许是我真的是比较传统和本分吧,有时候在想或者我和当时的大学同学一样在毕业时去考个公务员,或者去考个工程监理,或者是去做房地产销售。很多房地产的周边岗位,看起来每个都比我现在的好,想想也许也就不会老是经历阶段性的岗位空窗期了。那如果我真的去考了公务员回到了岛上,或者像很多男生参与房地产建设工作,或者和对面寝室的女生一样去做房产销售了,会不会不同。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没有办法去发言,没有数据统计分析没有对于好坏的发言权,但是对于数据统计我想应该比较难实施。

1999年的时候是上海房地产刚刚开始萌新的时候,学校附近的商品房2000元/㎡,但是对于我们那些生活费只有300元的学生党而言,是不可能关注到的。我们只会想着怎么节约这个月的生活费,是不是有2餐不吃了,实在饿得不行在寝室里面煮点菜汤挂面,然后去学校西门口的轻纺市场去换双35元以内的漂亮鞋子。或者几个月不回乡下了,剩下车票船票的钱,攒钱买件新款的衣服。每个年龄段可能都只有这个年龄段所能够掌握的信息,以及她的认知。所以很多人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那真的是信息和认知的差异化。大一的我刚从乡下出来,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而我的认知可能就局限在这点生活费能够波及的范围了。

第一次到学校,我记得是我爸和堂哥用装货的二吨卡车送我的,我堂哥开车,我和我爸坐在旁边,我的行李箱绑在后面的敞篷斗里面。这个是我第一次坐船,也是第一次离开家,我爸把我送到学校门口,卡车不能开进学校,我爸拖着行李,陪我去学校宿管科领了被子、蚊帐和席子。我们女生寝室在学校最北面,整整齐齐的四间女生寝室,我们在三舍的五楼,实际上一共就五楼,没有电梯,想着是不是新生就住在最高层,然后每年往下搬,实际上不是,这个523寝室就是大学全部的寝室。学校宿舍楼的楼梯很宽敞,主要考虑一排楼面毕竟有28间寝室了,保证大家上下得不拥挤。但是我们的寝室很拥挤,十几个平方的场地,一共放了八个床位,一排上下铺,左右四个。每个寝室七个人,最靠近门口放置储物柜的那个上铺是给大家放行李箱的,八张桌子从最里面靠窗口位置,面对面两两一直排到了门口。正好也把左右两边进行了物理分割。我来得已经有点晚了,就剩下门口两个上下铺。所以妥妥地选了个门口的下铺。

那时候没有摄像,我肯定仍然是呆呆的,一是还没有从考试失利中缓过来,同寝室的都是原来上海读书的本地中专生,听她们说她们半个月前就已经到学校了,估计是属于定向选拔吧,所以通知的都比较早,而我们这些参加高考的,是最后因为二本选完了,才到这里的。那种连专科都是最后才进来的感觉很不爽。就和现在只能挑选最后两个寝室的床位一样。二是这一天的信息量太大了,离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还有一群陌生的人。

老爸做事情一向非常认真,和靠窗口同学的家长打招呼,床架子都给我擦得很干净,帮我把蚊帐弄好,垫子、席子等都弄得很整齐,看看好几个同学都是老妈在收拾,只有靠窗口东面的同学带着爸妈一起来的,女生看起来也很洋气,挺高挺壮,梳着大包头的马尾,发际线很高,那条蓝色裤子很包贴在身上,在这九月没有空调日子里面,我想着她应该挺热的。坐在床沿上嘟囔在上海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女生穿品牌紧身的牛仔裤,因为我们那里也没有,可能也不知道啥叫品牌,很后面我才知那个品牌叫“Esprit”,一件可能要我几个月的生活费。唯一的问题就是脸上的痘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