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沉默了一阵,自嘲的笑了一声,右手放在桌子上,食指有节奏的叩击,“若朕真如你们说的那般英明,现在削藩局势就不会如此被动。”
解缙疑惑道:“局势不一直都在陛下掌控之中么,又发生了什么事?”
朱允炆叹道:“地方锦衣卫陆续传回消息,说谣言传到各地后,藩王们惊恐,第一时间相互联系了,俨然有报团取暖的趋势。”
解缙略微思索了一阵,“所以削藩才是势在必行啊。”
朱允炆点头。
确实。
各地藩王报团取暖,就是有妄图对抗自己的念想,不削他们,朕着实寝食难安。
朱允炆道:“徐辉祖刚到北平,还不确凿燕王是否是装病,不过朕安排在燕王府的那枚棋子写了密信来京,说燕王极有可能是在装病,所以朕担心我们动手后,若是没有一举成功,燕王势必会反,在谣言的影响下,各地藩王可能会偷偷的支援燕王钱粮。”
解缙缓缓的道:“燕王纵然造反,即便有各地藩王偷摸着支援钱粮,可终究是以一隅之地而抗天下,何况其他藩王中,除了宁王,谁还敢跟着造反不成?”
朱允炆道:“削藩还是应该从速解决,以免牵连无辜百姓,可若是有各地藩王支援钱粮,很难速战速决,到时候战火蔓延,是天下百姓受苦。”
解缙大为感动。
原来陛下是为百姓着想,仁君啊。
都搬出百姓了,解缙也不好再说什么,何况黄子澄和齐泰的意思,也是把削藩延后半年左右——延后而已,不影响大局。
……
……
随着朱允炆决意延后削藩,建文元年的七月,便有些波澜不惊。
在酷热中一天天过去。
立秋后,晨昏的天气逐渐有了凉意,处暑时下了一场大雨,白露一过,便慢慢凉爽了下来,不过要彻底秋凉,还得等秋老虎过去。
终究没六七月那么热了。
这些日子,徐增寿分外难受。
自从他和锦衣卫指挥使赵曦达成默契,本以为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有锦衣卫帮忙,加上他自己的人脉和资源,送走朱高煦已经不难。
不料第二日,朱高煦就真如燕世子说的那般,移到宗人府关押幽禁。
徐增寿怒其不争。
都什么时候了,还忘不了裤裆里那点事,结果咱们被燕世子拿捏得死死的了!
又惊叹燕世子的手腕。
够狠!
无情到连自己的亲生兄弟都利用。
也能理解。
人嘛,谁不求活?
但如此一来,徐增寿想送朱高煦回北平,就必须等朱高煦从宗人府放出来,好在陛下的圣意是关押一个月而已。
恰好在中秋前一天放出来。
也还行,毕竟秋天寒凉,更适合长途奔袭,朱高煦可以昼夜兼程,更快的返回北平。
只是徐增寿很快发现他想多了。
不知道燕世子和赵曦达成了什么交易,自那天以后,赵曦就派了诸多的锦衣卫眼线,明目张胆的跟着他。
除了在五军都督府公干,其他时间都被严密监视。
甚至在五军都督府里,一些打杂的奴仆,都可能是赵曦安排的眼线。
徐增寿有点动弹不得。
原本就还没完全疏通的关系,毫无进展。
这样下去根本救不了朱高煦。
徐增寿没办法,找到二兄徐膺绪,让他去劝说燕世子,结果嘛……和他想的一样,没用!
想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