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停留,一直往前跑。天黑了,她又困又怕,逃到一户农家的牛圈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又接着往前走。
贼人没有追来,小玲儿也不敢停下脚步。她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饿了
就去土地庙偷点供品充饥。她不知道要去哪里,像木头人一样,只知道往前走,直到她饥寒交迫地倒在一处田埂下。
小玲儿醒过来时,身边围了几个人,他们是荷塘坳的村民。
荷塘坳是上京毗邻的一个小镇,民风淳朴。村民们很热心,东家给小玲儿倒来一碗热水,西家给小玲儿拿来一张烙饼。有个农妇把热水喂到小玲儿嘴里,并慢慢地喂她吃了一些饼。
那个妇人说,她家里也不富裕,若小玲儿愿意,可以留在她家当个童养媳。小玲儿没地方可去,也不知道什么是童养媳,人家愿意收留她,她自然也不会挑三拣四的。
小玲儿跟着妇人回了她家。
农妇叫尹氏,她男人是个屠夫,脾气非常暴躁,经常将尹氏打得鼻青脸肿。
屠夫见尹氏带回一个瘦巴巴的小女孩,吼道:“你疯了吗?家里都没多余的口粮,你还带张嘴回来?你有多远给我扔多远去。”
小玲儿跪地上,可怜巴巴地抱着屠夫的腿哀求他:“叔叔你就好心收留我吧,我不会白吃你家饭的,我什么都会做。我给大户人家当过小丫头的,能干好多活。”屠夫一把推开小女孩对尹氏说:“暂时留下吧,过几日身体养壮实点,送到葛员外家去当丫头。”
小玲儿在尹氏家留了下来,她乖巧懂事,总是争着做些繁重的家务活。虽然又苦又累,倒也不再挨冻受饿,东躲西藏。
尹氏家本身也有两个孩子,靠着屠夫一个人,杀些牲口送到城里的酒楼,维持生计。屠夫原本就是下三滥的行业,再加上华炎年年有外战,对民间征收的税赋也比较繁重,因此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安稳。肉更是奢侈品,只有城里的酒店饭馆,大户人家才消费得起。平常人家除了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舍不得买肉吃。所以杀猪的生意,也不是个赚钱的好行当,只能让一家人勉强混个温饱。
屠夫凶神恶煞,对尹氏非打则骂,让小玲儿十分害怕。然而屠夫并不打自已的孩子,也没有打过小玲儿。就连跟小玲儿说话时,都转换成比对自已孩子还温柔的口气,时间长了,小玲儿倒也不觉得他凶恶了。后来得知,屠夫打尹氏,是因为尹氏偷偷拿家里的钱,去帮衬她那个游手好闲的弟弟。
尹氏夫妻慢慢喜欢上了懂事乖巧的小玲儿,没有将她送走,而是将她当成自已的孩子一样抚养。小玲儿很快溶入了这个家庭,从小吃尽苦头的她,终于有了一个稳定温暧的窝。
有一天,尹氏的弟弟被人打得头破血流地跑到她家里来。他跪着求尹氏给他点银子还赌债,哭诉着债主要砍他的双手。
尹氏怒其不争一
边叹气一边哭着说:”这年头家里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有闲钱帮你还债?你也没少从我这里骗去银子,我再给你,你姐夫非打死我不可。”
尹氏的弟弟叫尹华,是个泼皮无赖。三十几岁的人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一心只想着靠赌博,发笔横财。
尹华去年欠了赌馆几百两银子,被人追讨银子。他怕被债主打死,就把自已妻子卖到了妓馆,还将十岁的女儿,卖给一户人家当了丫鬟。一提起这些事,尹氏就恨得锤胸顿足,一心只想快点打发尹华走,死活都不想跟他沾上关系。
尹华鼠目一转,盯住了院子里晒玉米的小玲儿,一双贼眼滴溜溜转着,不知道在打什么坏主意?尹氏不想跟他再纠缠,将他推出门去。
第二天,尹氏一早出门去给葛员外家送猪骨。不一会儿,一个年轻妇人来到尹氏家,她焦急万分地对小玲儿说:”你养母尹氏在路上摔倒了,扭伤了脚筋,走不了路,她请我来叫你去搀她回来。”小玲儿一听很着急,没细想就跟着妇人走了,刚出门转个弯,就被人套了个袋子在头上,绑上手,推上了一辆马车。
小玲儿只当是以前追杀她跟乳娘的贼人找上门了,她没有呼救也没有反抗,默默想着脱身之计。当天傍晚,她被带到了万花阁,那个妇人将她以一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秦美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