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力排众议封亲王,是福是祸?(1 / 2)大阳楚王:一个敏感小孩的发家史首页

前朝皇室本是一支居住在西南密林里的异族,族里信仰着一种神。传说这种神赋予了异族灵智,这种灵智是一种超高的艺术智慧。异族的人们常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设计成各种图腾,画在衣服上,或雕刻在石头上,每年也将设计出的新图腾供奉给神。

异族内常会有一群智者,族内流传着一本书,名为《神赐》,若是族人参透这本书的内涵,便可成为智者,智者领导族人。

后来异族迁移到中原,在此定居。直到几十年前,异族出现一位英雄,结束中原乱世,一统天下。

在此后的几十年,异族文化以及那本《神赐》,一直是中原的主导文化。

异族认为,在这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神的踪影,人们只是看到了神变化之后的形态。采摘的果实是神的化身,吃下去之后不饿是因为神的魔力;天上下雨,雨也是神的化身,滋润万物也是神的魔力,等等。

自那位英雄统一天下之后,异族文化占据中原大地,这神的魔力有了名称,叫做:“娄”。因为神无处不在监视族人,而《神赐》中又主张敬畏权力,理性的掌握和使用权力,所以族内的等级分化并不明显,这与中原文化不同。

其实前朝皇室没有打算特地将异族文化在中原推广。因为等级分化不明显会导致统治困难。但奇妙的是,中原人对新的皇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又或许是同中原文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那些图腾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

大多数人其实都对这些是一知半解,穿着有图腾的衣服,口中念叨着《神赐》里面的语句,将这些语句结合着中原文化进行浅显的翻译,而这些翻译又一直一直教给下一代。

他们口中讲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皇族见此,便不再担忧。他们开始大举推行自族文化,以其为尊,并将其命名为“娄家”。

直到前朝末期,连续好几代皇帝已经读不懂《神赐》,对权力也没有最基本的敬畏和理性,开始独断专权。

朱礼明以为,《神赐》毕竟带有严重的宗教色彩,服务于一族一氏,在《神赐》流行之时已然对这个王朝埋下隐患。若是不将其放在治国之道,而是视作一种哲学理论,还是有较大的价值。可惜他自己对于这本书,也仅仅看懂一部分。

这本书所讲的一些东西,比如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娄”的一种外化,冥冥之中由神来决定。诸如此类说法让人们感觉到神秘和浪漫,所以利用这些创造出来不少话本和诗词,并且广为流传。

太和殿内,众位大臣低头沉默。一个瘦小的老头跪在大殿中央,身板挺得笔直。“皇上,秦国公之女蓄意谋害四皇子、魏国公千金,罪大恶极。请皇上治秦国公女之罪。”

此言一出,无人敢说话。整个朝廷上下,也只有都察院敢如此讲。

高位之上的皇帝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想看看众人的反应,见都不说话,也是在预料之内。

皇帝幽幽地开口:“朕已经知道,也已让大理寺查清事实,此事不再议。”

皇帝看到许多人的神情放松下来,又开口说:“听说这些天应天流言四起,不少人在讨论关于老四的言论。你们知道吗?”

众人均是一惊,还在犹豫是否回话。一些年纪较大的心知肚明四殿下这些年为何会被冷落在东宫,年纪较清的见没人说话,也不敢说些什么。

只见秦国公站出来,禀报:“启禀陛下,微臣这些天确实听到不少关于已故馨妃的言论。微臣派人去查流言的源头,发现那几人均出自魏国公府。”

秦国公口中的馨妃,就是四殿下的母亲。

朝野哗然。

队伍末端站出来一个年轻人,说:“这怎么可能,魏国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这年轻人是魏国公的侄子。魏国公膝下无男丁,未来爵位按理该是由这个年轻人继承。

“年轻人,不要心急。让秦国公把话说完吧。”皇帝示意让年轻人回去。

秦国公继续说:“前些日子,小女在后宫当职,在冷宫一个刚去世老人房间内发现大量书信,细看是魏国公十多年前与馨妃的来往书信,两人以师兄妹称呼对方,并且从书信内容上看,魏国公估计便是当年李四收下的其中一位传门弟子。”他拿出一叠书信,看起来足足有一掌厚。

“这老人当年跟过馨妃一段时间,而后精神失常被送往冷宫静养。”

王二喜把它们拿给皇帝过目,皇帝一眼就看出来是两人的字迹无疑,说:“魏爱卿,还请你解释解释,为何会在十多年前偷偷与朕的馨妃往来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