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宋国力不差的,要是不顾西夏、广南之乱,辽国威胁,而倾全国之力,80万禁军,灭他一个地方小叛乱,还是轻轻松松的。
王则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相反,他正在思考如何跟朝廷停战。
贝州城,夜幕低垂,一轮明月悬挂在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
王则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面前铺着一张宣纸,手中握着毛笔,却迟迟未能落下。
他的目光透过窗棂,凝视着夜空中的星辰,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书写这封求和信。
他知道,这封信不仅是他与朝廷和谈的关键,更是会为贝州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笔尖轻触纸面,墨迹缓缓展开,一行行字迹跃然纸上。
致韩琦韩相公:
见字如晤。
昔日一别,已近半年,未能赴大人门下效力,实乃则之憾事。吾乃一介武夫,小小都排,本该为国效力,战死沙场,却因贪官所迫,不得不举旗造反。吾知大人乃朝廷柱石,心怀天下,故斗胆向大人求和,望能为吾等转达。
吾等起事之初,实为贪官污吏所逼,民不聊生,不得不挺身而出,替天行道。然吾深知,此举已触怒天威,故今日特向朝廷请罪,愿受招安,以求贝州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吾等愿以三州之地,归顺朝廷,只求朝廷能宽恕吾等之罪,赐予贝州百姓安宁。吾等亦愿为朝廷效力,为国尽忠,以赎前愆。
望大人能体察吾等苦衷,代为转达朝廷,若朝廷能许以招安,吾等感激不尽。
贝州王则
王则放下笔,再次审视着这封信,心中却有些忐忑。他知道,这封信不可能瞒得过韩琦,所以能否为贝州换来暗中发展的时间,就看韩琦对朝廷的态度上了,毕竟新政一党如今全被贬职,他王则可是公开支持新政的。。
他将信仔细折好,装入信封,唤来心腹侍卫:“将这封信,以最快速度,送到韩琦大人手中。”
侍卫领命而去,王则再次坐回书桌前,心中却开始盘算起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无论朝廷是否接受求和,他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主公,您真的打算向朝廷求和吗?”胡永儿轻声走入书房,她的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王则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我需要时间,来巩固贝州的统治,来提升我军的战力。”
胡永儿恍然大悟,她的心中对王则的智谋更加钦佩:“主公深谋远虑,永儿佩服。”
王则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投向远方:“朝廷的大军迟早会再次到来,我们必须在这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他转过身,看向胡永儿:“永儿,接下来,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胡永儿点头:“什么事,你说吧。”
“你去联络天行军各地的官员、士绅,让他们明白,我们求和的真实意图,莫要自己失了方寸。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能力保护天行军这一片的安宁。”王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胡永儿领命而去,王则再次坐回书桌前,开始规划起天行军的未来。
他知道,这场求和的戏码,只是他与朝廷博弈的开始。
他必须在这棋局中,走出最精妙的一步,来为贝州赢得更多的筹码。
耽搁了很久的修行,也要抓紧了。
当日幻境中9年,曾修行到元婴境,永儿修行到了金丹境,不过都是虚幻的,只有意境没有实际修为沉淀。逃离幻境2个月后,他的修为也来到了筑基境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