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村民们也都理解了她,虽然她的选择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可是却是那种情形下最理智的。
一个女人,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一方面是为了孩子,另外一方面是对婚姻的幻灭,是对男人彻底的死心吧!所以她才一直一直是一个人,她不想再让孩子生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里,她希望她们争口气,将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孩子们都有出息就是阿香此生的夙愿。
而村子里,养儿防老,儿孙才是香火的延续,儿孙才可以传宗接代,这样的观念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尽管高额的彩礼已经开始阻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习俗,婚嫁也早就变了味,如果谁家但凡条件差点,孩子但凡丑点,都会成为找对象的致命弱点,找不到媳妇,或者找个二婚的,带着孩子的,都是有可能的,也因此离婚率越来越高,可不像阿香年轻那会,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婚姻像是女人的遮羞布,生男生女像是女人的耻辱柱,女人的命运好像从来不属于自己。
如今世道变了,阿香自然不用为这些事情烦心,因为她没有儿子,不需要。
可是放眼望去,半截村子的人,家家户户都是二个儿子的,像阿香这样有三个女儿的家庭委实没有。
在农村,像双双这样早早就辍学的孩子自然还是很多,他们大都是留守儿童,自小父母就交由老人照顾,父母外出务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网络发达到不可收拾,各种各样的诱惑自然就多,所以他们非常容易不学无术,往往当父母知道了,就晚了,所以他们大都结婚早,有的刚刚满十八岁,父母就置办好了车房,就被安排上各种相亲,似乎都怕找不到老婆,自己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结婚了,娶一个媳妇就能把父母辛苦半辈子的积蓄掏空了,更不要说儿子多的。
所以当阿香渐渐挺直腰杆的时候,他们却都疲于奔命,反而一刻也不得闲。
其实他们意识不到,之所以会有高额彩礼,二婚女人更抢手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女孩少了,男女比例失衡了,家家户户都要儿子,没有闺女可以,没有儿子万万不行。
他们宁可千难万难的赚钱,也不能接受没有儿子,女人好像依旧没有自己的人生,甚至儿子不孝顺也无所谓,不得不说,这些祖祖辈辈刻在人们心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尤其是男人们,像这样在村子里,没有儿子,就跟低人一等一样,头都抬不起来,这便是所谓的世俗吧!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时间久了就习惯了。
平平淡淡的日子,平平淡淡的过,之前阿香就这样,十年过去了,她依然这样,曾经被遗忘的母女,好像从来没有岁月洗礼,她们不用看谁的眼色,也不用担心婚丧嫁娶。
“以后,阿香就等着享福吧!三个闺女,可是三千金哦!”
到后来,村里人又开始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