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秦朝廷动作,特使奔赴各郡县,瞬间便让整个大秦朝野为之震动,各郡县接到政令与王诏,立即着手部署抗旱与防蝗。
山东诸国都在看笑话。
民间商社的禁运,更为的严格,几乎是全面停止。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旱越发的严重。
二月,春耕开始。
只是比起往年的春耕,这一年的农人,脸上都带着愁容。
各地都派遣了劝农吏,但是效果不好。
相比于其他郡县,临洮县的情况稍微好一些,由于岷的提前铺排,龙骨翻车,筒车遍布各处。
临洮县境内,又有岷水与洮水,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岷于政事堂中,颁布劝农政令,主吏王清铺排春耕诸事,虽然都清楚,这一次的春耕,必然会损失惨重,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
青禾统筹各大工程开工。
岷看着青禾,语气肃然,道:“县府接下来的问题很多,压力也会很大,各县道,以及各乡道这一年内,全部都要开工!”
“这是我们应对饥荒的后续准备。”
“龙骨翻车,筒车,以及防蝗宣传,准备我们都做了,但是最后的作用有多少,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清楚。”
“一旦饥荒席卷关中,各地工程开启,便是活人之法。”
说到这里,岷喝了一口白水,略微顿了顿,道:“除此之外,一旦饥荒席卷关中,县府必须要做好接纳难民的准备。”
“这是灾难,但对于临洮县也是一次蜕变的机会!”
“临洮县能够成为陇西大城,就看这一次了。”
“历史不会给临洮县第二次机会!”
不是岷夸口,而是事实如此。
由他这个熟知历史的人在,能够探知一页未来,临洮县都抓不住这样的机会,以后就算是再有机会送到门口,他们依旧是难以把握。
旱灾严重,有些山地,无法引水,根本难以耕种。
就算是主吏犁下去,依旧是不见分毫水分,全部都是干土,这样的土地就算是种了,也是白种。
在临洮县的大部分地方,由于沟渠疏通,引水上岸,又有龙骨翻车,与筒车提水上岸,春耕是没有任何问题。
深入乡野的吏员不断地送来消息。
清水乡,板大口亭,小红里。
岷带着书吏以及黄粱,黄羊赶到,当地里典一脸的悲伤,看到岷,一句话没有说,便哭了起来。
这一刻,深入当地的官吏周走过来,道:“上令,小红里,乃是山地,而且,位置都比较高。”
“我们的龙骨翻车,还是筒车,短时间内,都难以将水引上去。”
“下吏也跟着去看了,主吏犁一下去,翻上来的土壤,依旧是没有水分,根本难以耕作。”
看着聚集的庶人,岷也是眉头微皱,小红里,不是一个个例。
“寸,联系青禾与王清,确定全县之中,犹如小红里一样情况的地方,让深入乡野的吏员立即上报,县府统计出来。”
“诺!”
点头答应一声,书吏寸将问题全部记了下来。
这一刻,岷将里典扶了起来:“老里典,别哭了,我们要正视问题,然后去解决他。”
说完,岷望着神色木然的庶人,道:“各位小红里的国人百姓,旱灾席卷,非尔等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