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会是未来避难所内的精英阶层。
有更大的机会能获得高于普通人的生活待遇。埋首于对避难所社会体系的全新构建中。
就连午餐,都是由晨昕送到控制中心,随便吃几口应付一下。
到了下午3点左右。
苏武总算完成了初步的规划。
但到了这一步,整个的体系其实仍然非常粗糙。
各种问题还有很多。
不过苏武对此已经有心无力。
只能等以后组建起相关的研究团体,一边进行跟踪分析,一边慢慢着手改善。
站起身。
为自己倒了一杯鲜榨的葡萄汁,一口饮尽。
果汁酸甜的口感,让苏武略微有些疲惫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几步来到金属平台前。
苏武重新投影出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的结构图。
他刚刚制定出一系列刺激人口增长的对策。
但倘若没有足够良好的环境,再好的手段也不太可能起效。
“目前地下8层已经建造了将近一半的区域。”
“可以把地下7层的物资仓库,还有超级工厂,都搬迁过去。”
“腾出的空间。”
“就用来制作供应以家庭为单位的两居室套房,还有一居室的单身公寓。”
“另外,还可以在地下8层,”
“尝试建造一座游乐园,以及更大规模的公园。”
以农家小院工程队如今的规模。
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才刚刚将地下8层建设完一半。
并不是工程队的效率变慢了。
而是因为地下8层的规格,比前7层都要更高。
考虑到球状闪电控制仓高度达到36米,占据了地下7层以下属于核心区的位置。
苏武在建造地下第8层的时候。
为了方便统计和管理。
干脆把它的层高,也设置成与球状闪电控制仓平齐的高度。
这直接导致了目前仅仅只建造了一半的地下8层,其实际空间的大小,甚至比完整的地下7层还要大一半。
如此广阔的空间。
不仅可以容纳之前就设计好的一座800万立方米的超级水库,一座可以存储亿吨级物资的仓库,以及原本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个地下7层面积的超级工厂。
还有巨大的余地,可以用来建造度假空间。
“36米的层高,相当于一栋10层以上的普通住宅楼的高度。”
“用来建造游乐场的话,只要在设计的时候稍微收敛一点,除了摩天轮以外,其它的游乐设施,大多数都能塞进去。”
“大型公园也是如此。”
“很多特殊的景观,都需要有足够的高度,才能建造起来。”
“布置在地下8层正好。”
建造游乐场和大型公园。
目的不是别的。
就是为了适龄男女能够有一个可以约会的地方。
至于放松休闲,都只能算是附带。
然后约会完了,当然也不能就直接各自回到自己的集体宿舍。
围绕公园和游乐场周边,还需要再建造一片对应的旅馆建筑群。
而旅馆,游乐场和公园都有了。
在成片的旅馆楼栋的1楼,或许还可以增加一些商铺。
形成一条商业街。
允许在那里使用贡献点和游戏货币,购买避难所其他城区很难买到的高档食物和奢侈品。
还有一些非必要的装饰物和玩具。
这些商品中,除了高档食物以外。
其它的商品因为都不在苏武设计的生产链中。
基本都来源于从其他附属避难所搬运过来的末世前的库存。
数量有限,不能作为常规商品售卖。
不过价格设置高一点,只在商业街这里限量供应,问题却不大。
“游乐场和公园预计总面积可以达到330万平米。”
“相当于三个迪士尼乐园的总和。”
“如果建筑结构再紧凑一点,多增加一些室内游览设施。”
“再限制游览时间,仅发放4小时的半日券和8小时的全日券。”
“以及24小时开放的话,”
“每日大概可以接待240万到500万人次。”
“足够满足整个避难所的需求了。”
一路规划下来。
苏武忽然发现。
他已经把地下第8层,设计成了一座集商业娱乐,亿吨级的物资存储,以及工业制造为一体的超级综合体。
而可怕的是,即使塞下这么多东西。
它们也只占据了地下第8层不到一半的区域,未来还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从学习到工作,从组建家庭到休闲旅游。”
“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现在基本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所有常用功能。”
“如果只看这里的话。”
“其实已经算是慢慢开始摆脱末世了。”
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从出生,到上学,再到成年工作,还有恋爱和结婚生子。
所有的一切需要。
都可以在农家小院这座容纳了数千万人的超级避难所里完成。
哪怕最终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去半步。
也不会对他的人生有太大的影响。
避难所外边所谓的天灾,所谓的地表极寒世界。
对于他来说,很可能都和网络上的电视剧一样。
最多当做饭后闲聊时的谈资,而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感受。
“非要形容的话,”
“用楚门世界不太合适。”
“桃源,又或者一个微缩的地球。”
“更加贴切一些。”
注视着避难所的全息投影。
联想到未来的新生代,大部分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都会局限在这里。
苏武第一次感觉。
那曾经一直以为庞大无比的直径7公里的避难所。
忽然有些狭窄了起来。
“稍微走快一点。”
“便能徒步在一个小时内,从一边跨越到另外一边的区域。”
“就是无数人一生活动的全部范围。”
摇摇头,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
苏武放下这种没来由的惆怅。
伸手点击放大了地下第7层的全息投影结构图。
他没有能力让大量的普通人,在未来走出避难所。
但是却可以通过规划,让生活在避难所里的人过得更好一点。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对未来出生在避难所里的新生人口的补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