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五个这么多?”梅娘眼珠一转,“这么说来,我也是当【主事】的人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林纾道,“之后官府会给你们发一份盖有官府大印的文书,有了这份文书,你们在琼州府境内就会畅通无阻。”
“我们也是有编制的人了?”梅娘两眼放光,“没想到我梅娘也有今天!”
“你再看看第二个话本。”林纾道。
“诺!”梅娘拿起第二个话本《贾仁义》看了起来。
这个话本讲的故事是,
有一个叫贾仁义的读书人,负责在村子里教书。平日里都在说一些仁义道德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个很有学问的大儒。
然而实际上他确是一只老虎精变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吃人。
有个成语叫做为虎作伥,被他吃掉的人变成鬼魂之后,附着在一些读书人身上,帮着他干坏事,把活人抓来给他吃。
这些读书人,平时也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忠君孝义。
最后,他做的坏事终于被人们发现了,愤怒的村民用砖头将其砸死,然后一把火烧掉。
“大人,这个话本编写的未免也太直白了吧。”郑三元提出了意见。刚才梅娘在看话本的时候,他也伸过头去看了。
“只有够直白百姓才能看懂。”林纾,“写的太隐晦了,他们反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茶馆》的艺术价值高于《周扒皮》吧,然而知道《茶馆》并懂里面意思的百姓没几个,反而是周扒皮的名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确实如此。”郑三元点点头,“想必贾仁义这个名字,将来会在琼州府的百姓中家喻户晓。”
“这两部话本剧中,有很多男人,因此我还得去招一些男戏……演员。”梅娘道,“楼里的龟公平时接触我们排戏的多,就不舍近求远找外面的人了。”
“一切你说了算。”林纾道。
“一切我说了算?”梅娘眼睛发光,“还真有点编内人员的感觉。”
“之前属下对主公当下就废除圣人教化推行新思想的举措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有点操之过急。”郑三元道,“现在看到主公后续的两道策略,一道是背书赚钱一道是巡回演出,才知道是属下想错了。两道后续再加上孙才俊的强制推行,三管齐下之下,圣人教化必然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属下的脑子,的确没法和主公相提并论。”
“圣人教化就像是一艘由牛皮做成的艨艟巨舰,在华夏这片汪洋上航行了一千多年。”林纾道,“任凭大海掀起数次风浪海啸,圣人教化这艘牛皮舰始终沉不了。多少次王朝更替,多少次异族入侵,牛皮大船就算翻了,也能重新再翻过来继续航行。”
“因为它是牛皮做的,几乎不会沉没。”
“而我想要弄沉这艘遮住汪洋阳光的牛皮大船,让里面的鱼虾重新见到阳光,必须分三步。”
“敢问主公,是那三步。”郑三元问道。
“第一步,让孙才俊不要怕流血,强行推行新思想。就相当于拿着一把锋利的利刀,强行给那牛皮巨舰划开一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