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来拜师的,大哥你都不和我商量一下,我什么时候仰慕过郑老头的,虽然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这不是坑爹嘛。柳毅听到刘晔的话大吃一惊,内心十万个神兽奔腾而过。察觉到郑玄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柳毅别无他法,只好抱拳行礼。
郑玄见柳毅态度端正,略微点头,开口问道:“可曾读过什么书?”柳毅知晓郑玄是在问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回答:“不曾读过多少书,只是看过一点论语。”
郑玄恩了一声,看不来他的喜怒,他接着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话何解?”
柳毅心想这句我学过,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何解?”郑玄继续问道。
“小子不知。”柳毅坦白的说。
郑玄点点头说道:“这是孔子谈到季氏所说的话,他说,用六十四的个人在自己庭院中舞蹈奏乐,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会狠心去做的呢?孔子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你明白了么?”
柳毅连忙躬身行礼,“小子受教了。”
郑玄又接着问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解?”
…………
接下来的时间里,柳毅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问题回答上来,就是不知道郑玄满不满意。能不能成为郑玄的弟子,他倒是并不在乎,只是不想让刘晔的一片苦心白费。
问了几个问题之后,郑玄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一丝丝微笑,显然对柳毅的回答还是整体满意的,他接着问道:“柳毅,你之前可曾跟过哪位老师?”
柳毅心想说了名字你也不知道,便回答道:“不曾跟过什么老师。”
听完这句话,郑玄面容有些微变,目光直直地盯住柳毅,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一时间场面安静了下来。过了片刻,郑玄才收回目光,他也没多说,只是嘱咐刘晔从明日起便带着柳毅一同过来听讲。刘晔大喜过望,带着柳毅向郑玄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二人退出了书房,离开了郑府。
等到刘晔和柳毅走远之后,书房屏风之后走出来一位妙龄少女,她向郑玄略一施礼:“恭喜老师再收一位弟子。”说完,少女转到郑玄面前,却发现自己的老师并没有流露出开心的表情,刚想发问。郑玄开口说道:“文姬,这世上可有生而知之者?”
少女想了想,回答道:“应该没有。”郑玄站起身,将两手向身后一背,“我也觉得没有,我这一生最重尊师重道,尊尊师以教民,而以治政则无过差矣,然而这个柳毅却绝口不提他的老师是谁。为师非常失望。”
“那老师为何又要他前来听讲?”少女疑惑的问道。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为师是希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让他改过自新,认识到他自身的错误,再给他一次机会,也免得浪费他的才华。“
“弟子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