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湾北市的一座典雅的小别墅内,聚集着一伙年轻人。这些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在日军中服役,在这次事件中,都表现得非常活跃,是其中的骨干。
这些人就是这次事件的源头,他们在日据时期,被日式“皇民化”教育洗脑,对日本有很深的认同感。这次是争取政治权利的一次尝试,只有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才能进一步推进他们的谋划。
突然,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冲进别墅,在一群人惊愕的眼神中,十数把长短枪对准了他们。受过军事训练的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于是这群人迅速高举双手,行起法式军礼,唯恐一个多余的动作引来杀身之祸。
他们可是精英,有远大的前途,惜命得很,犯不着跟这些丘八玩命。而且在他们看来,即便谋划败露,凭借他们这些人家里的人脉,也就付出点钱财上下打点一下,很快就可以出来。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宁阎王”。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次宁志毅做大量的先期调查,锁定了大量人员。在他的指挥下,出动大量军队,同时抓捕。并且,下达了一条血淋淋的命令“抓捕过程中,如有拒捕者,或阻挠抓捕者,格杀勿论;抓捕名单上的所有人,验明正身后当场枪毙。”直接断了这些人的后续操作空间。
当日,全湾岛处处响起了枪声。有些是抓捕后枪决时的枪声;有些是有人拒捕,或者聚众阻挠抓捕,被士兵当场射杀时的枪声;还有些是某些黑道分子和漏网之鱼,在受惊吓后,害怕下一个被枪毙的人是自己,主动找死,跟军队对抗,与军队交火时的枪声。
在军队的强力镇压之下,仅用大半天时间,整个湾岛又恢复了平静,除了少数漏网之鱼躲在暗处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宁志毅立马启动了后续动作,通过报纸,电台等对外宣传机构,大量刊登“国府打击分裂势力”,“国府打击黑社会势力”等等,立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从后世来的他自然知道一个道理:舆论的高地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顺带打击了许多黑社会势力,使得普通民众也感受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更少了层欺凌盘剥。另外,这次打击的很多目标是在政府里小有权势的野心家,打掉了这部分人,也空出了很多抢手的位置。于是神奇的事发生了,这么大规模,明目张胆的杀戮行动,居然取得了全湾岛上下的一致“好评”。
对此,老常对宁志毅也极为满意,想将之调回湾岛。但被宁志毅以港岛的事务还没理顺,想为老常向外“开疆拓土”为由拒绝,仍然回到港岛。老常可能是考虑给儿子留些可用之人的心理,也没强求。
宁志毅离开后,孙华轩家族便找到老常,报备了想动员那些在这次行动中失去家庭支柱的妇孺去南洋。之前招募了很多人去南洋开拓,大多数是单身青壮。这些妇孺过去可以重组家庭,解决她们的生计问题,也解决招募青壮的成家问题。老常也可以乘机甩掉这些包袱,简直就是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