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咧嘴傻笑,前阵子刘永明来乡里,他也见过,人挺气派。
一看神色,刘二和觉得他们哥俩可能想一块去了。实在不行,找个机会给两人说开来吧。
最近,刘海全倒是越发顺心,大儿子考上了高中,小儿子也升了初中,大丫头生意做得也挺大,小丫头学习也不用操心,都挺争气。
自己跟侄子做的生意越发顺利,手头阔绰了,村里人也另眼相看了,每回听到的都是奉承话。
眼看过年了,这阶段上门给大丫头谈亲说媒的也不少,但是瞅瞅男方条件,又不乐意了,哼,尽想屁吃,想得倒美。
以前光景不好没底气,可现在这境况好了,就瞅咱大丫头条件,怎么也得挑挑。
晚饭端上桌,刘海全扒拉几口,抽着旱烟窝说道,“最近七婶来说了一个小伙,潘家村的,他爸在村里当支书,大丫头要不去看下,你岁数横竖也不小了?”
刘梵音对自己的亲事,说不着急也是假的,这十里八村哪还有她这岁数没谈对象的,就街上也没几个。
一般人家姑娘十六七岁就瞒着政府结婚了。
村里不少人背后喊她老姑娘,甚至还讽笑她眼界高,挑吧挑吧,挑到最后没人要。
这阶段,刘永明倒是明里暗里表示过,还送来了一块梅花手表,可自己愣是没敢接这茬,也不敢往这上面想。
人家是城里吃居民粮的,自己一个农村的,咋配得上?
刘二和想不到老头子提这一茬,一下子不知道怎么接话,难道跟他说,替大姐相中了,你就不用操心。
于是只得说瞎话,“爸,我听同学说,潘家村支书儿子人不咋地,街流子,谈这样的不是害咱姐吗?
再说,姐在乡里做生意,见了不少世面,好坏心里有数!”
刘海全一听,愣了一下,敲着旱烟窝道,“你小子咋说话呢,她能有啥数?还不得我给她作主?”
想想又嘟哝道,“这七婶收咱2斤馓子,咋尽谈这些上不来台面的……”
大姐不吱声,刘二和哥俩互瞅一眼,低头扒饭也不说话。
这锅只能让七婶背了,谁让她上辈子乱点谱子害人!
隔天,阳光正晴,天气也不冷,刘二和提着两瓶酒两听麦如精,约上于伟一起去看朱老师。
才聊一会儿,一听在班里排名第14,全年级排到了第28,朱老师勃然大怒,指着刘二和鼻子就是各种训斥。
说到激动处还拍上了桌子,连没挨训的于伟也吓得收起了腿,正坐危襟了起来。
依着朱老师意思,这是重点班啊,进去的时候全县第7,怎么地也得排名前5吧。
朱老师也是恨铁不成钢,如果不是师母拉着,今天带的礼品都要摔出了门。
说到底,刘二和考成这样,朱老师笃定他没有努力。
前5,刘二和感觉有些难度,但努力补补短板,考进前10倒是应该能实现的。
但刘二和不想多解释,好坏自己心里有数。
从朱老师家里出来,刘二和倒是觉得自己学习上确实有些心不在蔫。
论才智吧,不如叶志鹏、姐儿;但论努力吧,肯定不如老大裤档。
不想当学霸,但重生也要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