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秋游(1 / 2)明月如歌首页

第一章秋游

1990年的秋季,在宜城县的城郊,一辆载满乘客的客车正行驶在横贯赣西大地的国道上。车上是宜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某班的师生,趁着今天秋高气爽,又是星期六,师生们一起前往月亮山游玩。

月亮山在宜城县的西南方向,离城约40公里。山水秀丽,风景奇佳,是宜城县人们周末踏青游玩的首选之地。本来进入高三,学习安排日益紧张,一般也不会考虑组织秋游。但班主任李老师看学生们日益疲倦,有些不堪重负的样子,思量着这也是高中学期最后一次机会,就让同学们放松放松,便组织了这次秋游。

但是,去月亮山的交通有些不便。从宜城出发,要先沿着横贯赣西大地的国道向西行驶近20公里,这一段还是较为平坦。再转向南驶入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其间要经过古井镇,大都是些曲折不平的山路,总共超过30公里的路程。

现在,客车已经驶入了蜿蜒的山路,客车颠簸的幅度也随之越来越大了。起先还时不时引起车上师生的一阵阵惊呼,等到适应以后,同学们已经开始喜欢并有些期待这种颠簸带来的刺激和嬉乐。有时某个同学没坐稳,被颠下座位;或者大家被车子晃得东倒西歪地,相邻而坐的同学们被无法抗拒的惯性挤成一堆,这都会惹起一阵阵欢笑;最惊险的一次,是最后排中间的一个同学,他的前面没有座椅和护栏,在一个拐弯下坡的路段没有抓稳,一下被甩到过道的前头,几乎就要头脸着地了,狼狈的姿势先惹来一阵惊呼,紧接着又是一阵更加畅快的哄笑声。还有几次在狭窄的路段,车子紧贴着泥泞的道路边沿,似乎再动一下就要掉入山沟里了,亏得司机是个老手,左扭右扭的,总是有惊无险的通过。

客车就这样一路颠簸着,在山路中缓慢而又艰难的前进,历时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靠近山脚的夏村,离这次秋游的目的地——月亮山更近了。

夏村的布局紧紧依靠着月亮山延伸下来的山沟,一条小溪从村口淌过,这条小溪是月亮山的山泉奔流而成。从村口朝村里望去,村头的小路旁也有几户人家,但大多数房子星星点点的坐落在山窝那片较为平缓的坡地上,有些在茂密的竹林间露出半个屋顶。越过那片山石堆积的荒滩,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大片肥沃的稻田。可别小看这片稻田,这可是夏村人的命根子,村里人祖祖辈辈在这里耕作,面积虽然不如平原地区的稻田那样广阔,但收成好的话也足够让村里的老老少少填饱肚子。如今正是秋收的时间,一眼望去,在满是碧绿的山色里突然现出这么一大块夺目的金黄色,一种丰年的喜悦气息扑面而来,自然造就的风景和人类劳动的结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壮美,瞧着真是让人畅快。

夏村离月亮山脚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步程,因为道路狭窄,崎岖蜿蜒,大客车无法通行,只能停在村口,大家必须步行过去。

一下车,同学们很快就注意到了村口那颗巨大的樟树,农村来的孩子显得习以为常,可班上有大半是城里生长的孩子,他们像看到世界奇观一样兴奋地奔过去围着大树啧啧地惊叹不已,几个男同学已经开始手拉手准备测量这棵树的直径。而女同学们更多欣喜于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赞叹路边小溪的清澈见底,犹豫着是否应该用这小沟渠的水来洗把脸。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远眺月亮山,对在飘渺云雾中的风景充满了期待。是的,城里来的孩子离自然太远,总是对乡野山村的一切事物充满新鲜和好奇,总是被这城市里绝看不到的美丽风景轻易俘虏。

夏海林没有像往常一样加入到同学们中去,他是有意避开了,独自站在路边,只是朝山脚下那片竹林的方向望着发呆,像是已经陶醉于眼前美丽的风光。但是,如果你走过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眼里还透着一种无法压抑的急切和思念。是的,对他来说,这个村庄的一切太熟悉了,太亲切了,这是他祖辈父辈代代生养的地方,这里的山水养育了他,是他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留下深深印记的地方。他从小就在村口大樟树下和哥哥妹妹还有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他当然知道至少要有四个像他这样的青年手拉手才能围住这棵大树。他当然知道那田间的小花有着并不起眼的名字,小时侯多少次为了逗妹妹开心,总是屁颠颠的去采集一大把回家。他当然也知道路边的溪水是来自村后山脚的山泉,任何时候口渴,只要用手掬一捧到嘴里,那个甘甜清冽沁入心脾,随你喝多少,却绝不会闹肚子。最为重要的是,他就算闭着眼睛,也知道顺着那条熟悉的田间小路,一直朝前再转过那片小竹林,就能看见自家简陋的房屋和干净的院子,还有在院子里忙碌的爸爸和妈妈。

好象知道他的心思,刘家和走近夏海林身旁,将右手搭在他的肩上,轻声地问道:“海林,等不及想回家了吧?”刘家和是古井镇人,夏村则是古井镇下辖的一个村子。刘家和与夏海林是一起在古井中学念的初中,又一起考入市里的重点高中。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很是奇妙,进了城里读书,两人下意识的自认为是更加亲近的老乡了,恰巧又分在一班,连宿舍也是同一间,平常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是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本就不错的同学情谊随着时光不断发展自然愈发地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