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曲阜沦陷
“够了!”
“国事多艰,你们就知道吵吵吵。
如果吵架能解决问题,北虏早就被你们杀干净了!”
永宁帝当即怒斥道。
嘴上骂的凶,内心深处他却没有当成一回事。
朝堂上文武对立,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倘若下面人,真要是和和气气,他反而睡不着觉。
选择在此时打断,主要还是被揭了短。
在先帝朝时期,辽镇还是听话的乖孩子,规模远不及现在。
自从换了辽东督师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为了稳定辽东局势,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辽东镇身上,辽东镇迅速发展壮大。
驻守辽东的其他军队,因为党争的缘故,纷纷遭到排斥暗算。
一不留神的功夫,辽东前线就一家独大。
以往的时候,为了朝廷的面子,大家都刻意捂着盖子。
永宁帝只知道辽东镇桀骜不驯,却没有想到这支军队,连勤王救驾都敢敷衍了事。
现在兵部和都督府发生争执,一下子把问题暴露在了台面上,搞的他这皇帝非常没面子。
偏偏辽东镇,现在朝廷又碰不得。
甭管这支军队多么跋扈,依旧是大虞朝最精锐的军团。
这支军队只要存在,就能够让北虏忌惮。
为了江山社稷,哪怕心里再怎么不爽,永宁帝也只能钱养着这支军队。
两广军镇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辽东镇的一家独大。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遏制,双方的规模,依旧不是一个档次。
李牧在改编重组前,就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特意把辅助兵种放在编制外。
四万多人的军队编制,一下子缩小到了两万五千多人。
对比七万多人编制的辽东镇,仅仅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让朝廷原本投向广西的目光,一下子转移到了辽东镇身上。
包括文官集团内部,对自己扶持起来的辽东镇,同样没有好感。
在很多文官看来,辽东镇就是他们养了一条不听指挥的狗,需要好好调教。
可惜训犬师,难得一遇。
派去担任辽东督师的文官,根本镇不住下面那帮骄兵悍将。
连这次勤王救驾,都要哄着他们,才肯出兵的。
为了前车之鉴,他们自然不允许出现第二支失去控制的军队。
舞阳侯所部,现在就有明显的失控迹象,对兵部的命令时常阳奉阴违。
尽管这支部队,严格执行了督都府的命令,但在文官看来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凡是不听他们指挥的部队,都是需要敲打的。
一定程度上来说,舞阳侯所部的存在,比辽东镇更难令他们接受。
辽东镇固然对他们阳奉阴违,可两广军镇却听从皇帝和勋贵的调遣。
有了争夺更大话语权,兵部才会不顾舞阳侯所部“损失惨重”,故意给他们安排更棘手的作战任务。
可惜大家都不傻,这种明显的针对,一眼都能看出来。
勋贵集团看似掌握的军队不少,可大部分都是荒废的卫所军队,真正能打的部队却没几支。
不可能放任文官祸祸,他们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家底。
作为皇帝,永宁帝同样不想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折损麾下的军事力量。
……
“轰隆隆……”
听到剧烈的爆炸声,孔胤植手中的茶杯,直接摔在了地上。
自从得知援兵,不会及时抵达的消息,他的内心就陷入煎熬中。
想要带着家眷跑路,又顾忌政治影响。
因为身份特殊的缘故,孔家一般的违法乱纪,百官都会假装看不见。
可弃城跑路,丢下祖宗基业不顾,涉及了“不忠不孝”。
对标榜道德圣人的衍圣公来说,德行上的污点,比杀人放火都严重一百倍。
倘若大虞衰落,各地都在丢城失地,那么跟着跑也就跑了。
为了安抚人心,朝廷多半不会追究。
可现在不一样。
朝廷刚取得济南大捷,正是人心士气最高的时候。
不战而逃,那就是重大政治污点。
满门抄斩不至于,但换个衍圣公是大概率事件。
因为触犯法度,被撤换的衍圣公,历史也不是一个两个。
至于投奔北虏,暂时不是选项。
光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北虏还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
能够入寇成功,主要还是大虞内斗严重,各路勤王大军无法精诚团结。
抛开小股援兵不提,只要舞阳侯所部和辽东镇合作,就具备和北虏决战的实力。
如果配合的好,没准能够将草原联军留下大半。
毫无疑问,两家联合是不可能的。
虽然大家都是大虞的军队,双方的利益,却是背道而驰。
且不说政治站队,光军费资源争夺,就注定了双方无法和睦相处。
两广军镇的军费,现在是地方自筹,不等于未来也是地方自筹。
一旦战争结束,中央政府势必要进行集权,不可能长期放任总督执掌大权。
权力回归中央政府,其中就包括对军中钱粮的控制。
到时候一南一北两支精锐,为了军费分配,少不了闹矛盾。
“外面发生了什么?”
孔胤植关心的询问道。
为了守卫曲阜,他也下了不小的功夫。
虽然没舍得出钱出粮,可他也多次过问城中防务,算得上劳心劳力。
“老爷,北虏大军攻城了。
城中官军用火炮进行反击,或许是因为火炮年久失修,不小心炸了膛。
一共就炸死了三名炮兵,不碍事的!”
中年管家淡定的说道。
能在孔府当管家,自然是见过大场面的。
战场上刀枪无眼,火炮炸膛带走了三名士兵,根本不算大事。
在他们这些大人物眼中,士兵就是消耗品,阵亡只是名单上的冰冷数字。
“为何会年久失修,本公之前不是下令,要整军备战么?”
孔胤植不爽的问道。
平常时期不重视军备,战火烧到家门口,还是要抓一下军备的。
北虏可不是什么文明人,人家过来就是想要抢上一笔。
衍圣公的名头,能够震慑住天下大多数人,却未必能震慑住这群草原蛮子。
从敌军围攻曲阜,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群胆大包天的主。
参考历史经验,在王朝崩溃时期,曲阜很少有被人攻破的案例。
更多的时候,都是他们喜迎王师。
乱世之中,谁的拳头大,他们就支持谁。
下错了注没有关系,只要及时纠正过来,就不是问题。
争夺天下的诸侯,没有几个能拒绝圣人后裔的锦上添。
在这方面,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
只要投降的足够快,就无需担心被清算。
“老爷,应该是下面的人渎职。
曲阜太平了两百多年,城中就一群衙役民壮。
附近的几支卫所部队,同样是马放南山多年,世袭的炮兵根本没有实战经验。
刚上手的时候,发生点儿意外,实属正常。”
中年管家随即解释道。
年久失修的火炮,本身就是该退役的。
靠临时检修,想要恢复过来,明显是痴人说梦。
没有选择淘汰不合格的火炮,那是曲阜城上的火炮,全部都有百年以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