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董卓乱政(1 / 2)汉魏风华首页

中平六年四月

皇帝的死亡并没有带来多少轰动,地方臣民盼着这个昏君的死已经很久了!各级官府和地方百姓除了汉律规定必须遵守的礼仪之外并无过多的动作。

孔伷作为刺史需要前往洛阳奔丧,曹嵩作为前太尉人可以不去,但是必须要上表以示哀悼。百姓则需要守丧,丧礼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禁止婚丧嫁娶、禁食荤腥之物。刘宏虽然活着的时候天下人都巴不得他早点死,但到底是皇帝,真死了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还是有的。但这只是因为他是皇帝,而不是因为他是刘宏!

刘宏在死前已经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了,他一直都顶着压力不立太子属于是他作为皇帝最后的挣扎。死前遗诏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辅证,皇长子刘辩在大将军何进的强势拥立下继位,成为东汉的第十三任皇帝。

刘宏死后朝廷要忙着一系列的礼仪,比如新君继位,大行皇帝的谥号,地方牧守诸侯王进京奔丧等等诸事,都需朝中的大臣拿主意。

最终,刘宏的谥号被确定为“灵”,不勤成名曰灵,乱而不损曰灵。虽然是个恶谥但也算中肯,至少在他死之前汉室的招牌还是挺亮的。

如今灵帝死了,作为铲除宦官最大的阻碍已经没了。何进便与幕僚商量着要择机铲除宦官,何进与弟弟何苗都手握军权,只是何苗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与何进不是一条心。至于皇帝留下的后手西园军,这支军队的统领是宦官蹇硕。不过宦官中间也不是铁板一块,蹇硕受灵帝托付想要先杀了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于是诓骗何进入宫企图杀之而后快,但是蹇硕手底下有个司马叫潘隐与何进有旧,便对何进使眼色。何进当即发觉不对便抄近道驾车去了自己控制的军营里不出来,并且派兵进驻了百郡邸,对外宣称自己生病不再进宫。

蹇硕没有办法,只好写信给中常侍赵忠等人陈说利害,希望大家联手通过何太后控制宫城然后逮捕何进。结果中常侍郭胜自觉与何家亲近,自己是何家的恩人。于是劝说赵忠等人拒绝了蹇硕的提议,同时还将蹇硕的信给了何进看。何进派人将蹇硕给杀了之后收编了西园军,事情到了这里都还没有什么大问题。蹇硕同何进之间的交锋已何进完胜告终,也意味着灵帝死前留下的后手全部失效。这时何进只需要纠集百官,对宦官挨个儿点名诛杀就完事了。

问题出在何太后和他的弟弟何苗身上,东汉因为出了一个邓太后的缘故,导致大多数太后都想要掌握权力。何进如果直接率兵诛杀宦官难免会有逼宫政变的嫌疑,加上有一部分军队对不在他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他弟弟车骑将军何苗手中。何进害怕直接率军进宫会落个窦武一样的下场,所以还是想通过太后的诏令来堂堂正正的诛杀宦官。

问题是何太后不想杀宦官,于是何进就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召外军入京想要借此来逼迫何太后。这个建议在提出之时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首先是何进的主簿陈琳,他认为何进如今是国戚,手握大军。万事皆可自决之,何必借助外力。届时大军汇聚,强者为雄,如此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以为祸患之源。这意思就是告诉何进如今洛阳城里你的实力最强,你说话只要问一句谁赞成,谁反对就行了,何必在找外援呢?

郑泰、卢植等人则是分析董卓这个人,都认为他长于边地野心颇大,一旦进京难以驾驭,届时恐引狼入室。曹操则给何进分析了宦官的权力来源,称宦官之祸由来已久,皆是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曹操的观点就是宦官不过是依托皇帝的宠幸才拥有巨大的权力,如今皇帝还小,你何进是辅政大将军,只要用正当的罪名就可以铲除宦官了,何必再把外面的军队召进京把局势搞复杂呢?

何进全都不听,因为袁本初提议召的董卓是袁氏的故吏,太傅袁隗向何进保证一定能控制住董卓。不过何进也不是傻的,虽然选择了听从袁绍的建议召董卓率兵入京,但同时也召了并州刺史丁原。他想到了董卓是袁氏故吏进京之后会增强袁氏的实力,于是便召了丁原进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丁原在中平五年便派遣了下属从事张辽入京拜谒何进,何进征辟张辽为大将军府属兵曹掾吏。

只是何进没想到的是丁原也是袁氏的故吏!

何进在召董卓屯兵关中上林苑,同时让自己的幕府掾史王匡调集泰山的强弩材官进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皋,命令并州刺史丁原南下火烧孟津。

丁原受命之后,火速率军南下火烧孟津,火光在洛阳城中都能看见。原本他是踌躇满志的想要杀进京城诛杀宦官的,但是这个时候何太后被吓住了,准备妥协。何进见这一招确实有效果,于是便劝住了丁原。拜其为执金吾,打算等董卓一到就跟太后摊牌,逼迫太后下诏铲除宦官。

这个时候宦官也慌了,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只是他们当中没人有魄力学曹节矫诏诛杀窦武,只能跑去何太后面前哭诉,声称只要能保住性命他们自愿归乡。何太后不忍于是便召何进入宫商议,这时何进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也有心入宫劝说妹妹诛杀宦官,于是便让袁绍等人率军在宫门外等着,只要他一出来就杀进宫去诛宦,完成士人外戚几十年来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