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戏志才登时对视,此刻才明白程昱的用意。
他是来劝说歇兵养民的。
接下来,没等曹操、戏志才说话,程昱立刻将自己所想,结合陈重之前所言全数告知。
一年两收,分种麦和粟,而后发动几十万降民前去劳作,开垦出来的田土,分出部分再设为奖赏,让立功的流民能够分田固安,定居于兖。
曹操听完,若有所思。
而荀彧则是眼色大量,轻笑着拱手而下:“如此施政,可先定我兖州人心,无需诉诸于战事。”
“说得好……以人为本,开定人心,仲德先生见地的确深远。”
听到这个评价,程昱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在下倒是很想受此赞誉,可惜,此策并非我所想,而是……屯民营的一位伍长所思。”
“伍长?!”
几人都是目光惊讶,曹操更是立起身来,神态惊奇:“一位伍长便有此见识,还可提出如此策论?”
“在下认为,知政之人在于野,他数月以来,常深耕于田,行走于屯民之间,聆听民众之声。”
“知晓,这些降卒、降民,在此前也是农户,亦是我大汉之民,为何为贼?概因世道艰难,食不果腹,方才成为了流民,而他们对主公之期盼,除却屈于威之外,还当服于德。”
程昱悠然自得,一只手背负身后,越发的有自信气度,“主公去年昼夜奋战,挽兖州于水火,已经威搏境内,现在百姓所期盼的,便是主公之仁。”
“此政施行,不光可以安置下这些降卒,令他们免于大量牺牲,还可以为我兖州,耕耘出未来数年的丰收之景,乃是人人所愿也,还望主公三思!”
程昱拱手下后。
戏志才陷入了沉思,他很聪敏的选择了沉默,此前找不到办法,只能兴战以养民,现在既然有农耕之策,那就看主公如何抉择。
只是……
他想不明白,程昱怎么忽然变成了主张仁德的谋士,按照此前情报对他的描述,早年曾组建乡里民兵平贼,作战勇猛,智计上佳,乃是主霸道之臣才对。
此刻,荀彧听完了程昱之策,连忙拱手:“在下附议。”
这还是第一次,他附议程昱之策,往日都是程昱附议。
程昱眉头登时舒展,嘴角上扬,别提多舒爽了。
荀文若,颍川名流,王佐之才,终于也有一日,让你来附议我的军略了。
程昱悄然挺了挺腰板,嘴角都有点因压不住而颤动。
曹操沉吟了许久,思绪发散,思索良多,将眼下治所存粮,以及各族人脉都考虑在内。
结论是,那计牛入谷、计铁分粮的策略,定然会为各族接纳,因为这不再是让他们资助。
而是一桩让他们既能赚取收成,又可于此时得到名声的良策。
“嗯……你的意思是,如此一来,现下就不适于攻徐了。”
程昱再次拱手,目光明亮,朗声道:“非也,不光要攻,还要速攻!让徐州难以反应,以阳谷为粮仓,东武阳取道发兵,快速攻占沛国境内,陶谦一定始料未及!”
荀彧猛地抬头,茫然的看着程昱的背影,眼神十分复杂。
你这人,心真狠!他已瞬间明白了程昱的意思。
戏志才则是在旁悠然淡笑,亦是看着程昱侧脸,传闻程昱亦是狠人,这才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