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手底下见真章!(1 / 2)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首页

清晨。

走廊上和煦的阳光,顺着窗户在地面上留下一个个斜方格子与人影。

宁秋月忽然的高声呼喊,让走廊上的的一些人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

尤其是距离最近的朱苏进等人。

“小程老师现在是采风工作小组的副组长?这么厉害!”

作协的杨志文与人民文学的周编辑都震惊的看向程开颜,惊呼不已。

二人不约而同的用余光瞥了眼朱苏进,替人尴尬的毛病犯了。

“怎么可能?”

只见朱苏进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只见擦肩而过的女神宁秋月朝着程开颜走去。

她边走,还边对程开颜绽放出嫣然的笑容,以平等对待的姿态,熟络打趣的语气和他对话。

这样妙趣横生,俏皮可爱的宁组长,朱苏进可从未见过!

这一刻,他心都碎了,嫉妒犹如杂草一般疯狂生长,缠绕蔓延整个心湖。

怎么程开颜就成了副组长?

亏他还想竞选一下……

不过他也清楚,就算不是程开颜,也轮不到他这个名不见传的人。

“宁组长来了?”

程开颜自然无暇顾及,也没工夫理会朱苏进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的视线打量着眼前这熟悉的妩媚身影,不禁皱了皱眉。

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采风名单上,就是宁秋月使的坏。

现在宁秋月之所以这么高调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喊他程副组长,当然不是给他长脸,而是故意给他使绊子。

心思阴险,小肚鸡肠,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程开颜对她的印象。

看她那幅恨不得把自己吃了的眼神,程开颜就知道这个副组长的职位,绝对不是她心甘情愿给自己安上的,而是迫不得已。

程开颜思来想去,应该是老师的照拂。

“宁大组长正主在这儿给我戴高帽子呢,开颜岂敢造次,让人听了倒说我拿大。”

程开颜脸上笑意吟吟的回应,心中腹诽不已。

“程副组长毕竟叶老关门弟子,背景通天。即便是拿大欺负我这个柔弱的女同志恐怕也没人敢说啊。”

宁秋月捋了捋耳边秀发,眨了眨眼,语气柔柔道。

美妇人素手绾发,神情柔弱,让人看了心生怜惜之情。

身旁的朱苏进看到宁秋月这般柔弱的小模样,他的心都化了,恨不得立刻站出来给她撑腰出气。

程开颜听见这话,却毫不怜惜的哼了声。

果然如他猜测的那般。

等会儿开完会,去看看他老人家。

“柔弱小女子?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宁阿姨都三四十岁的人了,应该是妇女才对,当然得加上中年二字。”

程开颜打量着宁秋月的脸,阴阳怪气。

宁秋月咬着牙,心中很是恼火。

这个小王八蛋,居然说她是中年妇女!

有像她这样好看的中年妇女吗?

“哼!你小姨年纪还比我大呢,我是中年妇女,那她呢?”

宁秋月冷哼一声,立即反驳。

“宁组长,您也能和她比?”

程开颜淡定的反问,他知道宁秋月一直和小姨不对付。

“你!”

宁秋月气急,胸前高耸的乳儿上下起伏,气得满脸通红。

说什么都不能说她比不上蒋婷!

就在她即将发飙的时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走了过来,“好了,一点恩怨小事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先带着小程先和作家同志们认识一下,然后正式开会。”

“知道了,刘伯伯。”

宁秋月轻轻的点头,随后瞪了眼程开颜。

差点让程开颜大跌眼镜,这个女人又坏又狡猾,怎么这么听话?

“走吧。”

刘白玉淡淡扫了眼程开颜,没说什么,也没打招呼。

“嗯。”

程开颜没有反驳,跟着二人。

……

走廊上。

不少参加这次会议的作家在走廊上,在会议室中等待会议的开始。

宁秋月的高调呼唤以及缓缓走来的程开颜等人,让大家议论纷纷。

“程副组长?宁组长该不会是在说那位年轻人?这也太……,宁组长不是说今天开会来选的吗?怎么直接就定了?”

“内定很正常,大家也没意见,但是这个年轻人才二十岁出头,这怎么让人接受得了?虽说只是军旅采风工作小组,但级别也不低,”

“就是,但凡找个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家也就认了。”

就在众人议论时,刘白玉走了过来挥挥手,大家在这位军旅大家,总政文化部的老部长号召下,齐齐走进会议室。

众人纷纷落座,一时间将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的。

程开颜一眼扫去,发现北京城里参加这次采风的居然足足有三四十人,还有几个自己熟悉的面孔,比如文讲所的叶辛,蒋子龙,甚至还有王安忆。

冲他们挥了挥手,然后跟着刘白玉走到台上。

刘白玉作为德高望重的前辈,首先握住话筒介绍起来。

“大家认识一下吧,这位是程开颜同志,是一位极具洞察性,人性刻画极为深刻的作家。本次担任我们军旅采风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大家鼓掌欢迎。”

“诸位早上好,我是程开颜,还请多多指教。”

程开颜面色严肃起来,郑重的自我介绍道。

“啪啪啪!”

稀稀拉拉的掌声,在灯火通明的会议室中响起。

听着有些尴尬。

“看来小程同志处境不太好啊!?”

王安忆在台下替他捏了把汗。

“是啊!”

蒋子龙皱了皱眉。

毕竟眼前这位程副组长的年纪太小了。

军旅采风,毕竟是一个全国性质的活动,兹事体大。

要知道那位宁组长以三十多出头的年纪,担任本次采风工作组组长,都有不少文艺界前辈背地里觉得她太年轻了,不能服众。

现在又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副组长,这如何能行?

不少人心中生出一些不满与异议。

“程开颜……还这么年轻,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位程开颜小同志了吧?”

人群中,有个三四十岁的女同志盯着不远处的程开颜,思索道。

“他?就是写《芳草》的那位?”

有人诧异道。

“貌似就是他第一个响应前线采风的吧?也就是说……是他害的我们……”

经过女同志的提醒,不少人也反应过来,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眼神不太和善看着程开颜身上。

就是这个程开颜!

他第一个响应号召参加采风,还被采风工作组当了人物典型。

各大文艺单位动员时,单位领导经常将他拿出来举例子,宣扬其优秀品质,拳拳之心。